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上高推行“138”關愛模式關心下一代工作亮點紛呈

2022年04月21日10:51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立足本地實際,堅持“抓重點、出亮點,創特色、爭一流”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行“138”關愛模式(以黨建為引領,突出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幫扶助人三個重點,致力打造三旗飄飄、關愛報告團宣講、假日課堂文化進祠堂、樹家風育新人、公益研學、關愛基金幫扶、縣直單位關愛干部職工子女、心理輔導等八項精品活動),創造性地推進關心下一代事業,以關心下一代工作者的“初心”,共同點亮少年兒童的“童心”,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黨建引領,組織網絡聯動配合

一直以來,上高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縣委常委會每年專題聽取縣關工委工作匯報,每年召開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每三年表彰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研究下發工作意見和五年工作規劃……

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落實,組織建設是關鍵。上高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關心下一代工作機制。

該縣組建以關工委、關愛報告團、心理輔導團組成的“一委兩團”工作架構,打破單一“五老”成員結構,吸納有影響、有能力、有專業知識的專家學者充實到關愛報告團和心理輔導團,增強了關工委的戰斗力、向心力、凝聚力。全縣17個鄉鎮(場)、街道,208個村(居),51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全部健全了關工組織,組建“五老”骨干隊伍1812人,每個關工組織都配備2-3名“五老”人員進入關工委領導班子,確保“有人做事”。

“防溺水宣傳、網吧監督、禁毒宣傳……我們注重聯動配合,積極組織各地各單位的‘五老隊伍’投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為少年兒童營造良好的健康成長成才環境……”上高縣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除日常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外,上高以“公職人員每年一日工資捐”為起點,成立關心下一代關愛基金,舉辦關愛基金集中發放儀式,近三年共為全縣685名家庭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102萬元,確保“有錢辦事”。

上高還充分撬動社會資源,組織中杰鞋業等30余家大型企業和50余名社會人士開展“結對幫扶幫教幫困”活動,幫助1000余名青少年走出困境。同時,組織動員藍天救援隊等社會公益組織和廣大志願者參與關工活動,在全縣形成全社會參與和支持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濃厚氛圍。

立德樹人,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上高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如何用好珍貴的“紅色家底”,讓少年兒童在有內涵、看得見、易理解的情景中感悟生活,滋養他們人生的“拔節孕穗期”?

2021年,上高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等主題,組織“五老”關愛報告團分赴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郵說黨史”等多形式的宣講活動。近三年來,上高已為3萬余名學生開展100余場宣講活動。立足教育基地,開展教育活動240余場, 2萬多人次青少年受到了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

同時,開展“黨旗在我心中”詩歌征文朗誦比賽,將獲獎詩歌編印成冊,發放到各中小學校作為愛國主義教材常讀常頌,把黨的奮斗歷程深深印在心裡。

“我們立足上高的紅色資源稟賦,積極開展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等活動,吸引學生踴躍參與,感受紅色文化,在全縣廣大青少年中營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濃厚氛圍。”上高縣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學習革命歷史,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青少年,引導其從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以文化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今天上課的內容與平時不一樣,隻講我們大塘村家史家風的故事……”走進錦江鎮大塘村況氏祠堂,“五老”人員況建新正在給孩子們講述家鄉的歷史。

在國家“雙減”政策下,上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大力開展“假日課堂”“四點半課堂”,為中小學生提供作業輔導、興趣愛好培養等服務。

為提升“假日課堂”的輻射面,上高充分利用本地祠堂文化延伸到自然村(組)的特點,大力開展“假日課堂”文化進祠堂活動。以自然村、社區為單位,按照“就近就地”原則,發動五老、黨建宣傳信息員、青年志願者,組織開展“四史講堂”“法治講堂”“道德講堂”“自護講堂”“才藝講堂”“家風講堂”等六個“講堂”,將農村祠堂打造為學習政策法規、接受道德教育、傳承先進傳統文化和“家庭、家教、家風”的“文化殿堂”,引導青少年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我們通過排查,全縣有可開展活動的祠堂209個,目前已開展活動的祠堂168個,覆蓋率達到80%,也深受家長和孩子的好評……”上高縣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上高還結合“假日課堂”文化進祠堂活動,將祠堂作為“家風教育基地”,創新開展“樹家風 育新人”主題活動。

在野市鄉水口村村民羅斌的家門口,一塊印著“翻身不忘本,重利不忘義,明理要讀書,致富靠科技”的家訓牌格外醒目。

據水口村支部書記羅村林介紹,羅斌高中時就已經入黨了,大學畢業后在南昌創辦了一個公司,致富后他每年都會到敬老院去看望孤寡,回饋家鄉的父老鄉親。村裡各家各戶的家訓都是通過家庭會議討論產生,制作戶牌,有黨員的家庭制作黨員服務微崗位牌,附有承諾和監督電話,然后組織個懸挂儀式,接受群眾監督。

“我們還會組織‘五老’和村干部定時到村民家回訪,了解村民是否把家風家訓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年底舉辦一次‘優秀家訓’評比活動,表彰一批傳承好家教、好家風、好家訓的典型。”上高縣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幫扶助人,精准關愛呵護成長

“還好有組織關懷,給我們捐了款,要不能還不知道怎麼辦……”上高縣公安局特警大隊轉業干部萬紹景感激地說。

萬紹景的大女兒患有血管瘤,小女兒生下來也先天不足,每年治療費將近十萬。今年春節前,縣公安局關工委組織了一次全局捐款,捐了三萬余元。

“雖然捐款不能解決很大的問題,但是給他一種溫暖,讓他感覺到有黨在,還有全局干警在,所以他工作熱情很好。”上高縣公安局關工委主任王曉明說。

一直以來,上高縣緊緊抓住幫扶助人這個重點,大力開展“百老幫百童,精准幫扶到百家”活動,建立關工干部、五老關愛員、鄉鎮村居干部“三位一體”的幫扶體系。

為擴大幫扶幫教力度,上高縣創新開展縣直單位幫教幫扶本系統干部子女關愛活動,內容涵括獎優助學的比學趕超活動、幫扶濟困活動、“四史”教育活動及假期研學活動。

該縣對縣直單位干部職工子女登記造冊,及時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身體狀況以及學習生活情況,梳理他們的實際需求和存在困難,有針對性的制定幫扶幫教方案,做到精准幫扶幫教無盲區。

“我們還開展‘單位比業績、子女賽素質’的‘比學趕超’活動,除表彰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外,還邀請學生、家長分享學習成果,用身邊人、身邊事帶動其他人。”上高縣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今年,上高成立心理輔導團,開展心理普查,舉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主動解決部分中小學生心理問題,幫助他們陽光成長、快樂生活。

該縣心理輔導團實行集中備課,邀請省市心理輔導專家進行指導,統一課件大綱。按照“兩個全覆蓋”的要求,輔導團成員分片區對學校班子及班主任進行全覆蓋培訓﹔要求學校將心理輔導納入教育教學課程,對學生進行全覆蓋教育。同時,各學校設立心理輔導室,對有需要進行心理輔導的學生,開展專門“一對一”心理輔導。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把八個精品活動做實做細,真正做到以‘初心’點亮‘童心’,護航青少年茁壯成長、全面發展。”上高縣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陳福長、晏芒元)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