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負重扛鼎 接力奮戰 地質“新”軍繪就贛鄱新畫卷

——記江西“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省地調院基礎所

 人民網記者 秦海峰
2022年05月16日16:26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芳菲四月,春和景明。4月26日下午,江西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五一勞動獎和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昌舉行,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榮獲全省“五一勞動獎狀”。

2021年10月,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由原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江西有色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江西省地礦測繪院3家單位整合組建而成。雖然是新成立的單位,但是卻有著光榮的傳統和深厚的積澱,他們負重扛鼎,接力奮戰在服務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地質事業的新征程上,續寫了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嶄新篇章。

聞令而動啟新程

2021年10月17日,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正式成立,同年12月3日,省地調院基礎所揭牌並實質化運行。

厲兵秣馬苦練兵,枕戈待旦再前行。該所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按照局“強管理堵漏洞、強規范補短板”專項治理工作要求,積極建章立制,組織制定了行政、財務、人事、項目質量等方面管理制度20余項,全面規范各項工作,提升工作質效。同時加大礦權及資質建設力度、推進人才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穩定是硬任務,發展是硬道理。如何實現高位過坎、穩中求進,提升發展活力和動力,成為擺在該所領導班子面前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該所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緊緊抓住深化改革這個歷史性機遇,圍繞局“四六六三”總體思路和所職責任務,結合單位基礎性地質調查的職能定位,做好所“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推動“一三七”發展思路走深走實,在支撐服務中進一步彰顯地勘公益屬性。

篤行實干出新彩

千紅萬紫安排著,隻待新雷第一聲。該所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立足優勢深挖增效潛能,在融合發展中源源不斷釋放出“地質+”的綜合效能。

——基礎地質研究水平有突破。成功實施“江西寧都、萬載地區鈷礦等關鍵礦產地質調查與找礦預測”課題和“江西省新類型高純石英資源預測與選區調查”兩個中央財政項目,確定了江西省高純石英主攻類型、找礦方向,較系統地總結了江西地層、岩漿岩、變質作用及構造作用與高純石英成礦的關系。

——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有提升。宜春地區開展的8個項目取得找礦重大突破,含鋰瓷石及氧化鋰資源量均具超大型規模遠景,為宜春市打造“亞洲鋰都”、實現地區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儲量保障﹔眾埠街錳鉛鋅礦普查項目新增錳礦、鉛鋅礦資源量達中型規模,並有望達到大型規模遠景﹔實施江西省建筑用石料、磚瓦用頁岩(砂石土)資源調查評價與產業高質量發展區劃項目,為全省建筑用石料、磚瓦用頁岩(砂石土)的資源勘查、礦山管理、礦權設置、專項整治提供了基礎資料和技術支撐﹔在遂川縣探獲偏硅酸礦泉水,允許開採的資源量達中型礦產規模,在上猶縣曖塘、黃沙坑發現兩處小型低溫地熱田,為當地旅游資源開發、后備水資源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生態文明樣板示范有亮點。開發和建設了江西省工業園區地下水監測管控網絡系統平台,為生態環境部首個工業園區地下水監測管控體系項目,並在此項目基礎上接連承接了江西省共青城危廢填埋場水文地質補充調查項目及樂安、金溪、廣昌三個地區的垃圾填埋場的地下水監測井施工等項目﹔《余干縣“田園鄱陽湖綜合體”富硒土地資源調查評價》成果總體達到國內同類成果領先水平,在富硒土地調查成果應用於田園綜合體建設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該所編制、豐城市人民政府作為申報主體的“江西省豐城市董家鎮天然富硒地塊”榮獲中國地質學會首批天然富硒土地稱號﹔在於都縣實施的紅色地質旅游精品線路調查評價項目,為當地發展旅游產業和研學教育事業提供了扎實的地學成果資料數據支撐,對推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旅游事業發展和促進革命老區的鄉村振興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由該所編制的“高多地質文化村”獲中國地質學會首批地質文化村,申報的“武功山花崗岩穹窿探秘”地學研學路線被中國地質學會確定為第一批精品地學研學路線。

——地理信息“鏈”接未來展前景。該所響應國家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完成了鄞州區農村宅基地外業權籍調查測繪、萬寧市“房地一體”確權發証、棗陽市農房補充調查等“房地一體”確權登記發証項目﹔完成中醫藥文化小鎮及配套商住項目(D地塊)、時珍雅苑建設項目和新綠色中醫藥產業現代中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三個“多測合一”服務﹔由該所承接的吉安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項目於2021年11月25日通過省級最終驗收,獲評等級為優秀。歷時3年的慈溪市與黎川縣的“三調”工作,目前均已通過省級驗收﹔和第十地質大隊合作的礦山修復三維設計平台,構建完全自主的生態環境治理實景三維規劃設計平台,將徹底擺脫依靠ARCGIS、MAPGIS、超圖等公司的二次開發限制,擺脫技術、服務受制於人的局面。

情系民生增福祉

贛山鄱水間,這支新時代的地質鐵軍接力奮戰,負重扛鼎,圍繞礦產資源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在礦產勘查、農業地質、旅游地質、生態地質、測繪地理信息等地質服務各領域均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績,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無論是“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推進水、土壤污染防治”,還是“開發城市地下空間”“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都有他們的身影。

去年,該所共施工9口探採結合井,為1000余人提供了安全飲水保障﹔承接的江西省工業園區地下水監測管控網絡體系建設示范項目,共建成地下水監測井22口,首次在省內建立了多層次地下水污染監控網絡體系及信息化工程,實現了對工業園區地下水污染動態有效監測監管。該所在農業地質方面也大放異彩,已完成江西14.31萬平方千米的土地質量調查,佔全省國土面積的85.79%,通過系列工作,摸清了江西省土地質量家底,發現富硒土壤(硒≧0.4mg/kg)資源分布面積26597.76平方千米。

值得一提的是,該所繪制完成的“江西省富硒土壤資源分布圖”,精確反映了江西省硒元素的分布情況,為全省經濟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數據。

“一碧萬頃,沙鷗翔集。我們將不負使命,在服務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地質事業的新征程上,續寫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嶄新篇章,繪就一幅最美贛鄱新畫卷。”江西省地調院基礎所主要負責人表示。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