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的美麗江西
——寫在2022年六五環境日之際

尋找“2022江西最美環保人”,發布2021年江西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起線上“綠色衛士”打卡活動……在2022年六五環境日來臨之際,一場場關於“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的系列活動在贛鄱大地開展,努力把天藍、地綠、水清、空氣清新的大美江西呈現在世人面前……
江西,不負青山。如今,全省正錨定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加快編制《美麗江西建設規劃綱要(2021-203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去年,全省空氣、水環境質量均創有監測歷史最好水平,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評為全國優秀。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四年提升,生態示范創建數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溪水潺潺,翠谷幽幽。南昌市灣裡管理局太平鎮道路兩旁的村組猶如開啟濾鏡,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綠色生態畫卷。
為留住“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自然美景,灣裡管理局先行先試鼓勵村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累計投資8100萬元,以獎補的形式鼓勵村民建設“三格式”化糞池,在44個行政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83個。這是我省以改善生態環境為核心,深入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縮影。
——強化碧水提升攻堅戰。全省繼續開展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水排查整治和長江及“五河一湖”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保持長江江西段、贛江干流水質在Ⅱ類以上﹔強化醫療污水監管、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
——推進藍天提升攻堅戰。我省堅持“一手抓管控、一手抓減排”,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機制,深入推進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繼續推動鋼鐵、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深化淨土提升攻堅戰。江西深入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鞏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嚴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穩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行動方案……
今年1-4月,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全省設區城市和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同比持平。截至5月23日,全省PM2.5濃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1%﹔優良天數比率94.7%,高於全國平均8.2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穩居中部六省第一。
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和執法
4月12日,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啟動以來,三個督察組累計向鷹潭、宜春、吉安三市轉辦群眾信訪問題741件,已辦結583件,共責令整改418家﹔立案處罰52家,罰款金額230萬元;立案偵查3件,行政拘留2人,約談58人。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省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深化生態環保督察,提升環境執法效能。
在生態環保督察方面,我省聚焦地方問題整改和生態環保履職情況,落實監察工作運行機制,統籌用好函告、通報、約談、媒體曝光和移交問責等措施,強化警示震懾、推動問題解決、促進責任落實。截至目前,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的84個限期整改問題總體完成,交辦的3586件信訪件總體辦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需限期整改的49個問題,已完成18個,其中提前完成5個﹔交辦的3435件信訪件,已辦結3215件,辦結率93.6%。
在環境執法效能方面,全省深化“兩法”銜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與公安、檢察院、法院的聯動協作機制﹔深化“雙隨機、一公開”工作,不斷推進全省執法隊伍機構規范化、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制度化、執法信息化建設水平。今年1—4月,全省下達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案件377件,累計罰款4454.2萬元。我省已公布4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其中1起排污許可領域環境違法案例被納入生態環境部第二批典型案例。
以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方向,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
“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頻現身贛江南昌段揚子洲水域﹔大規模刀魚群、珍稀魚類鳤魚、絕跡20余年的頜針魚出沒鄱陽湖﹔江西大鯢野生種群在江西九嶺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被發現……截至目前,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現有記錄的野生脊椎動物1007種,野生高等植物511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2種,一級保護植物9種。
近年來,我省以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方向,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和示范創建,開展“綠盾2022”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制定實施生態創建專項行動方案,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等評選,將全省45個風景名勝區全部納入監管范圍。目前,全省已創建6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位於全國第一方陣。
同時,全省不斷完善生態監測網絡體系,重點提升水生態監測能力,推進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數據的融合應用,完善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監測網絡,狠抓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嚴厲查處干擾監測數據行為,構建科學、獨立、權威、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為優,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值為78.85,生態環境狀況總體穩定。全省63個縣(市、區)生態環境狀況為優,31個縣(市、區)生態環境狀況為良。(記者 陳化先 實習生 肖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