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江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激發工人澎湃動能

2017年,《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印發。
五年來,江西省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去年7月,啟動了第二批產改工作試點,5家駐贛央企和2家省屬國企列入其中。其中,華潤江中認真落實江西省委、省政府關於產改的決策部署,重點從思想賦能、素質賦能、機制賦能等方面改出特點、改出成果。華潤江中在這方面的實踐,激發了產業工人的澎湃動能,奏響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最強音。
把政治引領作為產業工人培根鑄魂的首要任務
華潤江中一方面積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在職工思政教育上,公司黨委持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做精做優紅色走讀、好書薦讀、知識競賽等特色黨建,加大力度發展黨員,2021年新發展黨員中工人佔比48%,同比增長20%。
另一方面,努力打造黨工團聯合服務陣地。公司黨委堅持將黨建與群團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推進。扎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設“潤心坊”呵護員工心理健康,2021年“潤心大使”累計開展心理健康講座20余場,服務職工3000余人次。
以“四級孵化”構建江中分類培養特色平台
多措並舉育“雛匠”。華潤江中持續開展“蓄水池”技能人才培訓班,建立了“五位一體”培養模式,2021年以來通過師帶徒、輪崗實訓、雲課堂、技術沙龍、成事方法論等形式,培養班組長儲備人才186人。
精益求精鍛“能匠”。華潤江中堅持“一專多能”培養理念,近年來培養復合型技能人才171人。推行“精益五星班組”評比,強化班組長管理提升,近2年多個班組獲得江西省五一巾幗標兵崗、江西省工人先鋒號、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教學相長煉“巧匠”。華潤江中高度重視創建技能人才定向培養基地,充分運用4個校企合作平台以及2個“企業技能名師工作室”,以參與專業教學促進個人提升的方式,培養了公司級高級技師8名、江西省“能工巧匠”1名。
孜孜以求立“倔匠”。華潤江中深知“榜樣”的力量,持續推動產業工人標杆選樹工作。2021年至今,選育出華潤江中“倔匠”3人,華潤醫藥“潤藥工匠”1人,華潤集團“卓越工匠”2人,“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1人。
用創新考評激勵模式助推企業職工雙贏
持續優化人才評價。華潤江中通過抓住創新考評機制這個“牛鼻子”,不斷提升產業工人地位。陸續出台技術、技能人才及科技人才評定辦法,評出高級技師8人,享受車間主任職級待遇,評出技師49人,享受初級工程師待遇﹔評選首批44位華潤江中領軍科技人才和骨干科技人才,其中產業工人佔比61%。華潤江中還通過了江西省人社廳自主技能等級評定授權,使企業評定結果與社會接軌。
持續推進“雙增計劃”。華潤江中推行了人均產出和人均收入“雙增計劃”,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2021年開展首期股權激勵,23名技能核心骨干參與其中,構建了職工與公司利益共同體。
持續改善降本增效。通過勞模工作室、潤藥工匠創新工作室牽引,制造基地持續推動合理化建議、精益改善、“五小”創新等活動,2021年共實施精益改善275例,節約成本432.4萬元,通過精益項目激勵辦法,獎勵職工175.7萬元。
華潤江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改革,之所以能夠奏響“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最強音,是因為華潤江中堅持改革為了產業工人、依靠產業工人、造福產業工人,始終圍繞產業工人特點和需求,來謀劃和推進改革,從而激發起了產業工人的主人翁意識,調動起了產業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奏響了“咱們工人有力量”最強音,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