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穩定經濟發展 增進民生福祉

2022年08月17日08:17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兩千年的海昏侯、兩百年的汪山土庫,為大塘坪鄉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墨。如今,干淨平坦的鄉村道路,美麗整潔的農家小院,欣欣向榮的農業產業……歷經滄海桑田,青山碧水的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正煥發著新的生機。

  今年以來,大塘坪鄉將全域美麗鄉鎮建設作為加快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引擎,圍繞區委打響“上安領”戰役核心要義,以“兩整治一提升”行動為主要抓手,按照打造精品景區、特色小鎮、秀美鄉村“三位一體”工作思路不斷加速推進集鎮建設,奮力打造“秀美、富裕、和諧、幸福”大塘坪鄉。

  緊靠景區發展

  加速農文旅融合

  連日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游客不斷,緊靠遺址公園的大塘坪鄉,旅游也因此異常火爆。游客在沉醉於景區陳展文物的同時,也被其周邊秀美的鄉村風貌所吸引。

  大塘坪鄉獻忠村依托遺址公園的旅游資源優勢,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游客來此駐足。獻忠村的港南農庄裡,脫貧戶胡小毛兩兄弟經營著農家樂,游客們不僅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農家土菜,還能品嘗當地有名的清明酒。三年前,兄弟倆利用自家的樓房辦起了農家樂,不到一年時間,就收回了成本,還有結余。“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我們哪有這麼火爆的生意!”胡小毛告訴筆者,進入暑期以來,村裡的農家樂常常被預訂一空。

  而這僅僅是大塘坪鄉黨委、政府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第一要務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大塘坪鄉立足汪山土庫、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兩大核心景點,持續唱響大塘特色文化,逐步做強觀光旅游、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生態採摘四種旅游業態,大力支持一批實力強、服務好、品質高的農家樂提質升級,促進農文旅加速融合發展,不斷打造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上半年,大塘坪鄉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1億元,完成總部樓宇經濟及財稅收入1523萬元,順利完成上半年既定任務。值得一提的是,全鄉村級集體經濟突破20萬元以上的村有10個,其中獻忠村突破50萬元,總量達到373萬余元﹔光明村積極探索產業致富路徑,發展櫻桃種植基地20余畝,年收益達5萬元以上,解決村民就業30余人,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已見成效。

  加快集鎮建設

  賦能鄉村振興

  河流碧波蕩漾,整齊的民居點綴在秀美的田園上,秋日下的大塘坪鄉分外美麗,村裡的變化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讓老百姓更添幸福感和滿足感。

  “大塘坪鄉人文歷史底蘊深厚,集鎮改造還原了特色古鎮風貌,提升了鄉村文化內涵,逐步補齊了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后的集鎮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紐帶、鄉村振興的龍頭。”大塘坪鄉黨委書記廖忠明介紹,近年來,大塘坪鄉積極探索全域美麗鄉鎮建設新模式,充分借助當地自然環境優勢,投資近4000萬元,將現代化街道與歷史文化相融合,堅持高起點、高標准,逐步將大塘街打造成一條美麗鄉村精品示范線。

  集鎮建設關乎鄉村振興,更事關百姓福祉。“集鎮中心原來是雜草叢生的荒坡,現在被打造成居民文化公園,真讓人舒心。”75歲的程茂生是大塘坪鄉大塘村人,從泥巴路到水泥路,再到瀝青路,程茂生見証了家門口道路的每一次“變身”。他告訴筆者,隨著集鎮環境越來越好,村裡不少年輕人也開始返鄉創業了。

  “主次干道沿線要干淨,還原道路本色,無坑窪破損,保証交通順暢”“村庄亮麗,村內道路干淨,房前屋后無亂堆亂放,家禽實行圈養,環境舒暢”…… 在“兩整治一提升”行動中,一項又一項的政策從文件變成藍圖,一件又一件的惠民實事落到實處。

  截至目前,全鄉28個新農村建設點,31個“兩整治一提升”重點自然村已全面動工,越來越多的村庄刷新了“顏值”,提升了“氣質”,更提高了“品質”。(程 蓉 楊榮華)

(責編:邱燁、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