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實施“拯救老屋行動”5年來,江西省金溪縣修繕保護古民居700多棟,托管利用1800多棟

古村老屋迎新生(人民眼·拯救老屋)

本報記者 朱 磊
2022年09月02日08: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引子

  走進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宛如走進“沒有圍牆的古村落博物館”。1300多平方公裡的青山綠水間,鑲嵌著100多個格局完整的古村落,點綴著萬余棟青磚黛瓦、翹角飛檐的古民居。

  盛夏之時,伴著一路蟬鳴在金溪縣走村串巷,石板台階帶著斑斑點點的青苔,一棟棟老房子積澱著光陰的故事。

  曾經,歲月的沖刷與洗禮,讓金溪縣鄉村許多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面臨損毀風險。

  轉機,始於“拯救老屋行動”。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2016年初啟動“拯救老屋行動”以來,先后在浙江鬆陽、江西金溪等4個縣實施整縣推進項目。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筑”。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拯救老屋行動’。”

  擁有7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42個中國傳統村落的金溪縣,實施“拯救老屋行動”5年來,修繕保護古民居700多棟,托管利用1800多棟。“拯救老屋行動”如何落地?給古村、給住在古村的人們帶來了什麼?記者走進金溪縣實地探訪。

  拯救老屋

  在老屋盜損、違法變賣等現象逐年減少基礎上,著力解決財力、人力不足與低級別文物存量大、保護任務重之間的矛盾

  深夜,雷聲一陣緊過一陣。金溪縣合市鎮肖公村游墊自然村(以下簡稱游墊村)村民胡慶華披上雨衣,打著手電出了門。“又來巡查了?”路上遇到邊打招呼邊往家跑的村民,胡慶華笑著回應,“看一看才放心。”

  干了16年文保員的胡慶華,熟悉游墊村的每一條路、每一棟老屋。來到一棟名為“總憲第”老屋的門樓前,胡慶華撫摸著石磚向記者介紹:“你看它保存得多好,先前差點就讓村民給賣了。”

  2009年4月,一名外地人看中這棟老宅,和房主協商,准備購買后拆掉運往外地,並現場交納了5萬元定金。“這座老屋建於明萬歷年間,屬於有較高保護價值的文物。”正在縣城購物的胡慶華聽到消息,火急火燎地趕回來,核實情況后撥打報警電話,並對買賣雙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保住了這棟老房子。

  過去一段時間,當地一些村民不了解老房子的價值,有的拆舊蓋新,有的想法子變賣,有的無人居住的老屋存在一定的盜損現象。2006年3月,金溪縣在前期調研基礎上出台專門規范,嚴禁擅自遷移、拆除、買賣古民居古建筑等不可移動的文物及其構件,並組建義務文保隊,胡慶華成為文保隊隊員。

  10多年來,保護老屋的行動在當地持續推進,胡慶華參與其中,見証變化:這些年,金溪縣所有行政村都制定了保護老屋的村規民約﹔縣文物管理所與各鄉鎮派出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常態化開展打擊盜損、違法變賣老屋等行動。“全縣文保員隊伍由起初的2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90多人,考核管理也逐漸完善,我們從原先的義務巡查轉為聘用上崗。”胡慶華說,文保員完成定期巡查任務並通過考核后,每年可以拿到5000元補貼。

  這些年,金溪縣老屋盜損、違法變賣等現象的發生率逐年下降,去年以來再沒發生過盜損、違法變賣事件。即便如此,前幾年金溪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吳泉輝也高興不起來,“盜損等現象減少了,可老房子的自然衰老還不可避免,一些老房子的木質構件出現缺損、腐爛,有的梁柱開裂,變成危房。遇到狂風暴雨,我們的心就揪著,生怕有的老房子會被大風刮倒,或出現房頂塌陷。”

  “傳統村落裡的老房子,不少是村民的祖宅,自主修繕的成本較高,但對這類低級別不可移動的文物保護,政府又缺少專項資金。”金溪縣委書記張文貴說,“我們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倡導鄉賢捐款,鼓勵村民修繕,但參與度有限,效果不明顯。”

  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筑,是保護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而傳統民居多屬於村民,普遍面臨修繕資金短缺等問題。2014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提出:“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捐資捐贈、投資、入股、租賃等方式參與保護”。2016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利用公益性基金等平台,採取社會募集等方式籌措資金,解決產權屬於私人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維修的資金補助問題,使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更好地履行保護義務。”

  2016年初,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實施管理的傳統村落保護公益項目“拯救老屋行動”正式啟動,旨在探索構建以基金會資助為推動,房屋所有人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拯救老屋行動體系。

  2017年9月,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選定為“拯救老屋行動”整縣推進項目實施縣后,金溪縣出台實施方案,對具有保護利用價值的老房屋開展修繕保護與利用。張文貴說:“‘拯救老屋行動’激勵我們動員多方力量,著力解決財力、人力不足與低級別文物存量大、保護任務重之間的矛盾,努力做好這項有情懷的事業。”

  修繕保護

  堅持修舊如舊、最小干預的原則,充分考慮和尊重村民的實際需求

  “老房子閑置好些年了,還修它做什麼?”2018年2月,“拯救老屋行動”的通知貼到游墊村村口,一些村民並不理解。

  在金溪縣,“拯救老屋行動”的修繕資金,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出資4000萬元,縣政府配套2400萬元,房屋所有人自籌1600萬元。“一聽說還要自家出錢,有的村民不樂意了。”吳泉輝說,“一些村民缺乏修老房子的意願,特別是有的老房子缺少上下水、保溫隔熱差等,不如新建的房屋住著舒適。”

  如何破題?在自願申報的基礎上,金溪縣按照文物價值優先、整體保護優先等原則,對全縣100余棟老屋先行先試開展修繕。胡慶華是首批報名的。如今走進他家老宅,石礎、梁柱、天井修舊如舊,各種造型的木雕惟妙惟肖,繪有各種圖案的墨繪、彩畫栩栩如生。

  “開始我主張更換房屋梁柱,大門整體換新,但工匠師傅們最終說服了我,隻刨除被腐蝕的表層,最大程度地恢復原貌。”胡慶華回憶道,“修繕完成后,我推門而入,老宅子的熟悉感覺扑面而來。”

  這樣的修繕方式,也減少了開支。“修繕共花了10萬元左右,比最初的預算少了3萬多元。”胡慶華說,自己隻需出修繕費用的兩成。

  行走游墊村,古宅古巷,古色古香。說起保護式修老房子,村民們嘖嘖稱奇:傾斜的清水牆,不用拆了重砌,而是以楔子打入,用重物反吊,便能穩穩矗立﹔墩接好的柱子,重新做好榫卯,不用釘子就能撐起整個房梁﹔屋頂的舊瓦片,經修繕拼接后仿佛刻上了歲月的痕跡﹔還有周邊復建的水系,抱村穿戶,清流汩汩……

  “堅持修舊如舊、最小干預的原則。”負責游墊村部分老屋修繕項目的金溪古村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余許艇說,“老屋修繕不使用鋼筋、水泥等,盡可能做到與原建筑外觀風貌一致、建筑材料大小一致、整體結構一致,同時堅持整體保護,努力做到村落格局復原、街巷復原、水系復原。”

  村裡一棟古民居的結構讓余許艇印象深刻:屋宇最外邊的挑檐檁和中間的房檁之間沒有承重的柱子支撐,房屋卻穿越歲月屹立至今。原因何在?原來,老屋設計者在房屋3根抬梁的榫卯銜接處,巧妙地搭建了一根主柱,讓承重點集中在一根柱子上,實現了“一挑托三梁”。

  修繕過程中,老工匠周炳昌在遵從前人設計的基礎上重做抬梁,採取措施加固主柱,既讓老屋保留原貌,也更安全。“上崗前,我們參加了縣裡組織的統一培訓。”周炳昌說,“培訓課既講技術規范,也講修繕的原則、要求,指導我們規范開展修繕工作。”

  吳泉輝介紹,近年來,金溪縣對各鄉鎮原有建筑工匠隊開展調查摸底、技術培訓,並根據過往修復情況、技術水平、行業口碑等,整合組建起31支共300多人的傳統建筑建造維修隊伍,為實施“拯救老屋行動”提供了技術支撐。

  “現在,一些年輕人也開始跟著老工匠們學習傳統工藝,像周炳昌師傅就帶起了徒弟。”吳泉輝說,全縣將培養200名平均年齡不超過45周歲的傳統工匠。

  在修舊如舊前提下,“拯救老屋行動”充分考慮和尊重村民的實際需求,注重改善居住條件。走進游墊村村民胡喜根的老宅,既古朴又宜居:整潔明亮的老屋內,一張八仙桌上擺放著葡萄、蜜梨等果品,廳堂兩側是臥室。推門而入,涼爽舒適,空調吹來絲絲冷氣……

  “住得比之前舒適、方便多了。”胡喜根說,“工匠師傅們充分考慮我們的生活實際,在老屋臥室花窗加裝了內層木門,便於安裝空調。老屋內還加設了衛生間。”

  離胡喜根老宅不遠處的胡氏祠堂,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同時,屋內設計增添了盆景、書架、石桌。茶余飯后,不少村民常來這裡讀書、休閑,談天說地。

  “傳統民居保護關鍵在利用,我們在修繕過程中充分考慮村民需求、尊重其主體地位。項目實施過程中,村民自願申報,自主選擇工匠隊伍,參與修繕方案制定。”吳泉輝說,“我們通過做給村民看、帶著村民干,讓大家認識到老房子的價值,調動他們參與保護的積極性。”

  通過“拯救老屋行動”示范引領,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目前游墊村已完成70多棟老屋的整體修繕。

  金融支持

  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喚醒老屋的沉睡價值,更好地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老屋保護

  遠處峰巒疊嶂,近前滿目沃野,大自然用多彩畫筆,為夏日金溪描繪出醉人的圖案。走進一個個村落,另一種美呈現眼前:小橋流水,石階深巷,陽光透過立著清水外牆的老屋天井洒進來,為屋內增添了幾分古朴幽深……

  “古村落、古建筑及圍繞著古村落的山、水、園、林、湖,都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生態產品。”張文貴介紹,金溪縣所在的撫州市是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縣裡順勢探索創新古建筑收儲托管機制,推出“古村落金融貸”,推動古村古建融入生態文化旅游產業。

  2020年2月,金溪縣出台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建立古建筑托管機制,探索金融支持古村落、古建筑、林地、河湖、林下資源等生態產品轉化為經濟價值的實現路徑。

  同年4月,胡慶華將自家修繕后的老屋委托給游墊村,由村集體納入對全村修繕老屋的整體托管,吸引社會力量投資經營。

  “托管后老屋產權不變,投資人可以用部分老屋經營權作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這便是‘古村落金融貸’。房主則收取租金,或入股參與老屋經營分紅。”吳泉輝說,按照“拯救老屋行動”要求,老屋修繕保護、活化利用需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解決后期老屋管理與活化利用等方面資金問題。

  2020年6月,金溪縣鄉村發展振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游墊村簽訂協議,對村集體整村托管的老屋開展整體規劃、活化利用,並以部分老屋經營權申請抵押貸款。“縣裡建立了古建筑經營權確權頒証等制度,成立了生態產品交易中心,為古建筑的經營權流轉、抵押貸款等提供一站式服務。”金溪縣鄉村發展振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旭介紹,“銀行委托專業評估公司上門對老屋價值進行評估,評估完成后,我們3個工作日就拿到了貸款。”

  老屋的沉睡價值被喚醒,“古村落金融貸”引來金融活水,解了市場經營開發主體的資金之渴。

  打小在金溪縣秀谷鎮褐源村讀書生活的黃勇,現任江西國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19年3月,他在褐源村流轉了30棟老屋,統一修繕、規劃發展文旅融合項目,但由於資金周轉問題,工程一度陷入停滯。

  2020年2月,按照老屋抵押貸款政策,黃勇以30棟老屋的經營權為抵押,向金溪農商銀行申請了500萬元貸款。“有了資金跟進,我們在修繕老屋的同時,一體推進村裡部分茶園、水庫的規劃改造,打造古建筑群與山水生態交融的田園綜合體。”黃勇說。

  金溪農商銀行信貸科科長虞珊峰也會定期到褐源村,調研黃勇這個投資項目進展。“我們實時跟進了解項目進度。對客戶每次大額資金支出,我們也會派客戶經理跟蹤資金使用情況,確保專款專用。”虞珊峰介紹,金溪縣政府出資2000萬元設立專項風險補償金,引導推動保險公司開發了“古建筑抵押保險”產品,同時引進第三方擔保公司,解決銀行放貸的后顧之憂。

  截至目前,“古村落金融貸”已累計放貸14.07億元。

  “2021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公開發布,其中明確提出,‘鼓勵盤活廢棄礦山、工業遺址、古舊村落等存量資源,推進相關資源權益集中流轉經營,通過統籌實施生態環境系統整治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教育文化旅游開發價值’。”金溪縣發改委副主任余細平說,“金溪縣創新‘古村落金融貸’支持古建筑保護,就是探索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一個成功案例。”

  活化利用

  保護古村,既要保住“形”,更要留住“神”

  夜晚的游墊村,翠竹夾道,巷陌縱橫。沿岸燈光傾瀉入八處水塘,繽紛的光影即刻暈染開來。一棟棟修繕后的老屋,在多媒體燈光投射下正上演一出光影水秀:煙村雨樹、雞犬相聞的田園風光裡,古人耕讀傳家的生產生活景象躍然眼前。

  村子入口處,高高懸挂著的幾塊顯示屏拼接成一輪滿月,寓意花好月圓,吸引許多游客月下駐足、合影。“到了節假日,最多時一天客流量能達到1萬多人次。”胡慶華笑意盈盈地說起自家這兩年的變化,“除了文保員,我在村裡兼職當保安,每月還有1500元收入。以前在外務工的兒媳也回來了,當全職導游,每月收入4000元。弟弟開了家飯館,每年能盈利3萬多元……”

  “這兩年,我們努力推動農旅融合,僅游墊村就有20多名村民返鄉創業發展餐飲、民宿等產業。現在古村老屋美了,人氣旺了,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合市鎮黨委書記卓志峰說。

  看到游墊村的新變化,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王炎鬆將研究生的校外實踐課堂設在了這裡,定期帶學生來村裡實地調研,現場講授古建歷史、設計與修繕等方面的知識,也為縣裡老屋修繕、傳統村落保護建言獻策。“加強古建筑的傳承保護,讓古村落裡文化味更濃了,我們可以近距離感受這裡的農耕田園風貌與歷史人文底蘊,了解古建筑設計、建造。”王炎鬆說。

  近年來,金溪縣與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在古村落設立寫生基地、民俗文化體驗基地等校外實踐基地,吸引高校師生駐村開展寫生、觀摩、研討交流等實踐活動。

  吳泉輝說,古村是自然和人文有機融合的生態系統,飽含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記憶。保護古村,既要保住“形”,更要留住“神”。“為避免古村過度商業化,我們除了開民宿、開餐館、建商業街,還鼓勵多種形式、多種業態促進老屋的活化利用。”

  “這幾年,縣裡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營、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參與,組織開展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課題研究,整理挖掘全縣傳統村落蘊藏的歷史文化價值。”吳泉輝說,“許多人返鄉回村開展文化投資。”

  利用托管的游墊村的一棟老屋,余許艇打造了一座金溪歷史名人館。“去年初建成開館以來,平均每天義務接待游客100多人次。”余許艇說,游客們讀懂了這些歷史名人的故事,也就加深了對金溪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了解和認識。

  多形式、多業態推動老屋活化利用,傳統村落發展打開新局面。截至目前,金溪縣已推進古街保護與利用等傳統村落文旅融合發展項目12個。2021年,鄉村旅游帶動全縣年接待游客超過40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19億元。

(責編:邱燁、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