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江西上高:年味正濃時

走進江西省上高縣敖山鎮洋林村,一排排整齊的農家別墅挂著大紅燈籠和對聯、窗花,喜慶的裝飾讓整個村庄充滿年味,房前屋后的樹木小草煥發勃勃生機,透出一股濃濃的春節氣息。
洋林村地處320國道旁,是一個由瑤、侗、壯、京、苗、漢7個民族組成歸僑少數民族聚居村,全村共101戶,416人。多年來,少數民族和漢族村民們互幫互助,親如一家,習俗上互相尊重,文化上相互融合,演化出當地特有的新民俗。
問起家鄉過春節習俗的變化,洋林村的村干部徐達成興奮的說道:“小時候住在村裡,過年之前總要跟著家裡人去鎮上趕集。集市上的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肥美的豬肉、可愛的年畫、冒著熱氣的大雞腿、五顏六色的糖果,還有家家戶戶請神用的挂帘,這些東西平時都不太好買,隻能等到春節集中採購。現在不用刻意等到春節,我們隨時都能到超市購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而且現在快遞也能送到村裡了,我們能在網上買到全國各地的特產。”
近些年,隨著上高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洋林村重新規劃,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規劃建設了民族廣場、歸僑長廊,發展皇菊、藍莓等特色種植產業﹔以“七彩洋林、風情僑鄉”為主題,打造特色民宿、民俗小吃、水果採摘等多個項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使洋林村從一個臟、亂、差的村落,華麗轉身為江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的示范村,成為了贛西地區知名的歸僑少數民族特色村庄,變成了節假日人人打卡的網紅地。
“環境變好了,生活變好了,而少數民族的一些風俗、美食卻依然傳承下來了。”徐達成一邊帶著我們參觀洋林一邊回憶道:“我們少數民族過年,村裡都要殺豬宰羊,烤酒打耙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不同的民族還有不同的習俗,侗族的“打侗年”,傣族的潑水,苗族的竹竿舞、唱山歌,壯族的村民們還會包平安粽,平安粽就像一根竹筒,象征著團員平安,粽子越大、寓意越好......現在村裡還會組織村民在村史館看春晚、看電影,七個民族在民族廣場歡聚一堂,欣賞民族舞蹈,品民族美食,好不熱鬧。”
“春節期間,有許多游客帶上老人和孩子來洋林逛一逛,感受我們少數民族的特色春節,嘗一嘗我們村裡的七彩洋林糕、五色飯等民族美食,再喝一碗我們這邊特色的越南水酒,過一個別樣的春節。”徐達成介紹起當地的美食,“烤全羊也是很有名,節假日期間,非常火爆,需要提前預定的。”
“現在交通便利,我們也會去縣城逛逛,看到大街小巷都裝了彩燈、挂上了紅燈籠,覺得很喜慶很漂亮,感覺年味越來越濃了,我還搶到了這一輪的消費券,正好這兩天出門消費,結果發現商家也有各種活動,買了不少東西。在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生活能紅紅火火,也祝願上高發展得越來越好。”徐達成開心的說。(易奇勛、杜怡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