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職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鐘敏:感動觀眾的同時也被觀眾感動
鐘敏正在為學生宣講紅色文化。 受訪者供圖
於都河畔,長征渡口。
於都縣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1934年10月,中央機關、中央軍委和中央紅軍主力在此集結出發,踏上漫漫征途。
1999年,還是一名電影公司檢票員的鐘敏,經過文化系統內部選拔,憑借優異的成績進入於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開始講解員的職業生涯。
在講解崗位上,鐘敏一干就是24年。如今,鐘敏已經成長為於都中央紅軍長征發地紀念園管理辦主任。
鐘敏生於斯,長於斯,是紅軍后代。
在鐘敏的娘家和夫家家族,各有一張被視為珍寶的烈士証,它們的主人分別是鐘敏的外曾祖父程六順和夫家爺爺劉正月生。
鐘敏的父親是軍人,曾任陸軍93師某團政治處主任﹔公公也是軍人,曾擔任《前線報》的記者。
鐘敏的家庭是典型的紅色家庭。從小,軍人父親就教育他們做人要正直、善良,要有正氣。
鐘敏正在為游客講解。受訪者供圖
鐘敏第一次在紀念館正式上崗,是為一位著名的老將軍做講解。“雖然老將軍頭發已經花白,身形卻依然挺拔,腰杆尤其直挺,威嚴而不失親和,那一刻我想到了我父親。”鐘敏說。
紀念館的工作看似輕鬆,其實不然。2003年后,鐘敏開始擔任講解組組長。“很多來參觀的游客,掌握的紅色歷史知識都超過我們,隻有不斷學習,才能勝任這份工作。”鐘敏說。
除了要在館內進行一線講解接待,還需深入學校、社區等場所宣講紅色歷史、紅色文化。
在鐘敏擔任義務輔導員的學校,已經有數百名“小紅星”講解員走到了義務講解員的崗位上。最小的“小紅星”講解員隻有6歲。
24年如一日的重復講解,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嗎?很多游客都會問到鐘敏這個問題。
在鐘敏看來,每一次講解不僅是一次正能量的傳遞過程,更是人與人、心與心溝通的過程。
“在為觀眾講解的過程中,她們不僅用娓娓道來的話語感染著別人,觀眾的一言一行也同時感動著她們。”鐘敏說。
24年的講解歷程中,鐘敏收獲感動無數。其中有一次為一位紅軍后代的講解,讓她記憶猶新。
“一位紅軍后代利用周末時間,專程從北京坐飛機來到贛南等地參觀,了解蘇區歷史。那天,我給他講解了兩個小時。”鐘敏回憶。
中午,鐘敏與這位游客共進午餐,吃飯前,這位紅軍后代端起茶杯對大家說,首先,我以茶代酒敬三杯,第一杯敬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第二杯感謝於都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第三杯感謝你們為傳承紅色基因所做的努力。
“這些話都是發自肺腑的,令人熱血沸騰,我深有感觸。”鐘敏說,“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精神洗禮,觀眾被我的講述所感動的同時,我也會為每一位動情的觀眾所感染。”
近年來,紅色旅游不斷升溫,每天來紀念館參觀學習和開展黨性教育的人絡繹不絕。
“疫情放開以后,來參觀的人數成倍的增長。尤其是今年春節期間,最大日游客接待量達到了2萬人次。”鐘敏說。
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接待全國各地游客和紅色教育培訓學員600多萬人次,極大帶動了於都和贛州紅色旅游發展,有力促進了贛南蘇區振興發展。
隨著游客的激增,現有的2000平方米的展館規模難以滿足現實需求,廣大游客強烈要求於都改善展館接待能力。
如今,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鐘敏深感肩上的責任更重,使命更光榮。
“壓力之下,信念感更強。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我將建議有關部門對於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進行改擴建,更好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鐘敏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