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城南新事

2023年03月20日08:21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城南舊事》是女作家林海音寫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反映的是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城南的思念,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在南昌市青雲譜區青雲譜鎮,也有一個城南村。這是個有著700多年舞龍歷史的古老村庄,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南龍燈”的起源地。后來,城南村逐漸成為城鄉接合部,也因歷史等原因一度成為南昌市典型的難點村、落后村。

  近年來,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城南村呈現出全新面貌,實現后進變先進、短板變長板、難點變亮點的華麗轉身,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全省生態文明示范村等20多項榮譽。

  后進變先進

  擁有1.2萬常住人口,是青雲譜區最大的建制村,由於人員構成復雜、治理難度大,基層黨組織缺乏凝聚力、號召力,干群關系緊張。曾經的城南村,是個各級干部談起來都直搖頭的問題村。2013年,村黨總支被南昌市委組織部列入“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加強黨的建設,是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最有力措施。2016年3月,當年隻有33歲、在外經商后返鄉的史俊兵成為新一任村黨總支書記。視野開闊的年輕人找准問題症結,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入手,醞釀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建立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等10多項制度,讓黨建機制更加健全﹔成立青雲譜區首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在全省率先成立園區創客黨群服務中心,建設5個“黨員之家”,讓黨建服務更加高效﹔打造“一撥就靈”(88601890)民生熱線,讓黨建品牌更加響亮。2017年7月,城南村黨總支升格為青雲譜區首個村級黨委,組織建設邁上更高台階,黨建工作更加有力。

  “村看村,戶看戶,村民看干部。要重拾村民的信任,必須改變黨員干部形象。因此,我們不僅組織各類黨群活動,還積極組織黨員參與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工作,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突顯出來。”史俊兵說,“村裡連續五年舉辦‘文明家庭’‘孝子’‘好媳婦’評選,開展正月初一龍燈大拜年、九九重陽節百桌宴等活動,將黨建帶村風、村風促民風推向高潮。現在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比以前融洽多了,村黨委的號召力也增強了。”

  用好黨建指揮棒,為城南村的振興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當前,由153名黨員組成的村黨委正帶領全村群眾合力前行。

  短板變長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直以來,村集體經濟不強是困擾城南村發展的一個短板。

  沒有山、沒有水庫、沒土地的城市村庄,如何發展集體經濟?村黨委把黨員、村民組織起來,有效利用村裡各類資源、資產、資金,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方面清理舊資產,把前期被部分村民私自佔有的700多萬元集體資產全部收回﹔另一方面盤活新資產,堅持創新驅動,打出產業發展組合拳,將村裡高耗低能的小作坊轉型升級成現代化的產業園。爭取上級資金5000多萬元,打造示范型產業園區——南昌夢想小鎮,引入35家科技公司入駐,實現互惠多贏的園區經濟發展局面。僅此一項,每年為村裡帶來500萬元的穩定收入。

  幾年光景,城南村集體產業用房就由3萬平方米發展到近9萬平方米,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6年以前的每年200多萬元增加到2018年以后的每年1200萬元。

  短板變成了長板,村集體的財力充裕了,干事的底氣也足了。村黨委積極探索研究村集體股份制改革,籌建合作社,推動“資產變股權、村民當股東”,讓每一個村民享受到發展的紅利。2021年7月1日,城南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迎來第一次股東分紅,村裡一口氣拿出360余萬元,讓股民分享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次年又發放了360余萬元。在此基礎上,城南村組建村資產管理公司,對城南產業園整體資產、農民公寓物業店面、城南大廈等村集體物業進行規范管理。

  2022年,村黨委開始構建“一園一樓一街一市”產業框架,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

  難點變亮點

  3月7日,記者來到城南村黨群服務中心對面的黨建廣場,隻見幾名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另外幾名村民在廣場上練習舞龍燈。“現在村裡衛生干淨了、環境整潔了,打麻將、吵架的少了,鍛煉身體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生活也越過越好。”一名舞龍燈的大爺告訴記者。

  天黑沒路燈、下雨道路坑坑窪窪、電線老化經常停電……地處老城區,城南村的基礎設施差、改造難度大,一度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難點。

  城南村充分利用舊城改造的契機,大力推進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上級資金4000多萬元對城南佳園進行改造,對惠民路、新溪橋南二路、聶村地段河道等進行整治,為所有自然村安裝路燈。爭取1000余萬元資金開展“兩整治一提升”工作,城南路沿線拆除歷史搭建3000余平方米,原本道路狹窄、管線凌亂、環境臟污、管理失序的城中村變為干淨整潔、秩序井然的新農村……一系列努力讓舊村落呈現新面貌,也讓曾經的難點變成現在的亮點。

  “為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近年來,村裡還實施了一系列民生項目。村民可以享受免費醫保、高齡老人補貼、高考優秀學子獎勵、一次性重大疾病幫扶金等18項福利。”史俊兵告訴記者,“這幾年,看著村民的笑臉多了,我們的笑容也多了。”

  城南新事多。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全媒體記者 林 雍 宋思嘉)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