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豐:巧用“微協商”釋放“大效能”

“沒想到協商后這麼快就解決了,這些杆線遷移之后,今年的鄉村振興項目馬上就可以進場施工了!”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新庄鎮張家村黨支部書記黃海兵高興地說。近日,新庄鎮張家村一個倉儲建設項目因道路旁老舊電線杆影響施工進度,通過該縣政協“微協商”工作機制,很快便成功遷移老舊杆線,使項目得以有序推進。
據悉,該縣政協委員收到反映弱電杆線影響項目建設的信息后,及時核實並第一時間反饋至縣政協“宜事宜商”工作室。工作室通過研究,立即邀請縣政協委員、電信公司負責人、聯通公司負責人、村支部書記等相關人員開展現場“微協商”,商定鎮村兩級配合電信、聯通等部門重新規劃改造弱電線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線路切割,對通信網絡杆線進行遷移,並及時清理老化線路。據了解,此次老舊杆線遷移共投入資金4萬多元,遷移線杆6根,遷移線路400余米。
今年以來,宜豐縣政協大力發揮職能優勢,扎實推進“三比三爭”活動,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堵點、難點問題,成立6個“宜事宜商”工作室,巧用“微協商”模式開展排憂解難工作,推動問題在協商中解決、矛盾在協商中化解、困難在協商中排除,真正為群眾辦好了一批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
“政協協商要取得實效,協商前要摸准情況,協商中要注重引導共識,協商后要及時轉化成果。”該縣政協副主席劉衛星總結“宜事宜商”活動經驗時說道。
巧用“微協商”,解決“大問題”,釋放“大效能”。今年以來,宜豐縣政協以6個“宜事宜商”工作室為依托,先后開展“微協商”活動13次,成功解決了縣內嚴重影響群眾出行的地面破損、住宅小區衛生環境臟亂差、學校周邊停車難無路燈等問題。下一步,該縣將繼續加強宣傳引導,突出問題導向,提升辦事效率,著力將“宜事宜商”協商平台打造成政協工作品牌,努力成為黨委政府“好幫手”、委員履職“新平台”、人民群眾“連心橋”。(鐘思偉、漆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