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加強科學教育工作
科技創新 強國有我(深聚焦)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考察時強調,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志向,當下勇當小科學家,未來爭當大科學家,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科學教育是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中小學校的科學教育質量對培養學生科學素質至關重要。如何做實學校科學教育?如何做寬校外科學教育資源?怎樣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各地各校作出探索。
課程以探究為重點,激發學生好奇心
“電線、電池、小燈泡、剪刀、紅色藍色的水彩筆,看到這些,你最想做的是什麼?”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外國語學校一節四年級科學課上,授課老師趙家玉准備的這些材料,引起了學生的興趣。
“大家先自己動手試一試,看看能不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另外,無論燈泡亮或不亮,都要把具體的線路圖畫出來。”話音剛落,孩子們就興奮地嘗試起來。
為什麼有的燈泡亮了,有的沒有呢?仔細觀察材料每一部分,有什麼發現?隨著問題的層層深入,學生在實踐中進行論証猜測,總結規律。
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開好科學類課程,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教案、學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是科學教育的第一步。
“除了常規的科學課程,學校還建造了創客實驗室,設置輪式機器人、無人機等教學項目。開展課后服務,涉及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綜合知識學習與探索。”該校校長熊俊民介紹,學生通過場景式、體驗式項目學習,收獲了許多頗具創意的科技作品。
在實踐中體會科學之美、在教學中培養科學精神,重在實踐、激發興趣是科學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當下,各地各校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引導學生自覺獲取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增強自信自立、厚植家國情懷。
重慶市合川區南濱路小學建設科學實驗教室、科創中心、科普主題展廳,組織機器人、科幻畫、3D打印、模型制作等興趣小組,讓學生隨時隨地感受科技的魅力﹔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在校園開辟種植區、飼養園、氣象站等園地,安裝物聯網設備,學生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觀察植物生長、了解動物習性、觀測氣象氣候……
“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就要為他們提供更多手腦並用開展科學創新活動的機會。”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表示,目前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還面臨一些瓶頸,比如物理、化學等科學課程重解題、輕解決,課外科普活動缺乏對科學方法、技能和科學精神的培育等。接下來,要持續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課程改革,突出綜合性實踐性,增強實驗環節,強化以探究為重點的科學教學。
強化學科橫向聯系,開展項目式教學
不久前,湖南省長沙市長郡芙蓉中學學生楚銘濤收到了來自法國的獲獎証書——巴黎國際發明展銀獎。“我利用仿生鳥爪原理和杠杆原理,發明了一款抓握電纜裝置的‘鞋套’,方便工人在傾斜的電纜上行走,提高工作效率。”談及獲獎作品,楚銘濤十分感激指導老師陳水章給予的幫助。
“抓握電纜時的摩擦力還能更大嗎?腳底與電纜形成的角度不同,‘鞋套’可以隨之改變抓握方向嗎?”為了讓作品更加完善,陳水章老師提出了新問題,楚銘濤順著新思路,著手研制“鞋套2.0版本”。陳水章老師談道,科學教師在輔導學生進行項目研究時,要有與學生同步學習的意識。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准(2022年版)》,強化了科學課程在動手實踐、實驗探究和創新思維培養等方面的要求,強調項目式教學、跨學科綜合實踐能力等育人理念,對科學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科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要能靈活運用科學方法,掌握科學思想,傳播科學精神,要有活躍的創新意識和科技活動的組織能力。
“學校採取‘提升自我+巧借外力’的方式,促進科學教師隊伍發展。”長郡芙蓉中學校長夏琴介紹,一方面,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培訓與專業學習,並以中小學科技創新名師工作室為平台,建立起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優秀科技輔導員隊伍﹔另一方面,建立外聘專家工作站,成立了“院士輔導站”,聘請院士為科學導師,實現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對教師的常態化指導與培訓。
“科學教育和學科教學緊密相關,建議針對學科教師進行科學教育培訓。”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學習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宋少衛表示,不妨從源頭上加強科學教師供給,建強一批培養小學科學教師的師范類專業,優化科學教育等相關專業師范生培養方案,強化學科橫向聯系,強化教育實踐,鼓勵學生輔修其他理工科專業或核心課程模塊,著重提升師范生項目式教學、跨學科教學等實踐能力。
近年來,我國科學教師隊伍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教育部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小學專任科學教師總量比2012年增長了35.3%,初高中理科類教師穩中有增。同時,通過實施“國培計劃”“暑期科學教師培訓計劃”等重點項目,科學教師的崗位認同、前沿意識、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明顯提升。
整合校內外資源,用好社會大課堂
在陝西省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學的操場上,一場精彩紛呈的科學實驗正在上演。液氮遇溫水快速汽化,體積迅速增大,隻聽“砰”的一聲,一朵“氮氣雲團”緩緩升起。場下的學生們睜大眼睛,感到十分驚喜。
接下來,“氦氣變聲”“掌上火焰”等有趣的小實驗,引發陣陣掌聲。同學們興致高昂,都想探究科學的神奇。
“為了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做到學思結合、寓教於樂,學校積極拓展科學實踐活動。一方面‘請進來’,開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科技節、科普大篷車等活動﹔另一方面‘走出去’,組織學生前往科學教育場所,進行場景式、體驗式科學實踐。”該校副校長蘆焰介紹。
前段時間,學校組織六年級學生走進西安閻良雛鷹展翅航空文化科普研學基地,切身體驗航空科技的魅力。“近距離觀察不同類型的飛機、制作飛機航模,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我們大開眼界。”六年級學生韓明希說,“我最喜歡的是VR(虛擬現實)體驗。戴上眼鏡以后,我仿佛成了一名機長,操作著復雜的儀表盤,翱翔天空。”
用好社會大課堂,動員相關單位,共同服務科學實踐教育,是科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強各類優質校外場館建設,同時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也紛紛建立各類科學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極大豐富了校外科學教育資源。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408座實體科技館、612套流動科技館、1251輛科普大篷車、1112所農村中學科技館和中國數字科技館。
“校外科學教育資源不斷拓寬的同時,也出現了資源分布散亂、質量良莠不齊、供需對接不暢等問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資源的建設與開放,為校外教育提供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要強化供需雙方對接,讓參與方式變“短期”為“常態”,實現校外科學教育與學校的“雙向奔赴”。
如今,更多科技教育資源正在匯聚。打開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課后服務”區域的科普教育專欄,學生可以漫游各地科技館﹔教育部聯合中科院開展的“院士專家科普教育公開課”,為師生提供優質的科普教育資源……整合校內外資源,精准對接學生需求,科學教育的新動能、新優勢不斷涌現,在更多孩子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
(姜博文參與採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