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瓷連山海 攜手啟新程
——寫在2023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開幕之際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又在丹桂飄香的季節,昌江之畔,第20屆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如約而至。四海賓朋同赴瓷都之約,共襄合作盛舉。
20年瓷博會,一瓷連山海,繪就了一幅景德鎮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合作共贏、共同進步的激蕩畫卷。
在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歷史使命下,為弘揚絲路精神、增進傳統友誼、密切人文交流,落實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工作部署,推動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文化立市、工業強市、貿易興市”同向發力戰略,10月18日,第20屆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景德鎮陶博城開幕。
本屆瓷博會以“瓷行天下、貿連全球”為主題,圍繞推動瓷博會向貿易、投資、文化一體化發展的主線,利用瓷博會的文化性、貿易性、國際性、市場性、參與性、實效性、時代性等七大功能,通過博覽、交易、投資等手段,突出陶瓷貿易和陶瓷文化、國際和國內、專業化和市場化、線上和線下、主要活動和配套活動相結合,將本屆瓷博會打造成帶動陶瓷、文化旅游、商貿服務三大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推動陶瓷文化和陶瓷貿易更好地走向世界。
因“瓷”而生 千年瓷都共襄國際盛會
作為景德鎮市一年一度的盛事,集陶瓷商品展示、經貿洽談、文化交流、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國際化陶瓷博覽會,已成為瓷都新名片。據統計,瓷博會成功舉辦多年來,吸引了來自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427家參展企業、3000多家採購公司共2萬余名中外嘉賓與會,旅游、觀光人員達91萬人次。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已逐步發展成為世界陶瓷盛會、國際交易平台,促進了世界陶瓷在商貿、文化、技藝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據了解,今年瓷博會展覽面積達13萬平方米,有來自國際和國內知名產瓷區、傳統著名窯口及景德鎮本土品牌陶瓷企業、藝術工作室等400多家機構參展,全國各地近4000名客商、百余名國外採購商將到會,囊括了國際國內各類精品名瓷商。整個會展中心分三個館打造,分別為一號館的陶瓷文化創新板塊、二號館的陶瓷文化交流板塊、三號館的陶瓷文化傳承板塊,讓觀眾沉浸式體驗景德鎮“瓷越千年”的陶瓷文化底蘊和新時代的陶瓷文化盛況。屆時,瓷博會將舉辦陶博城交易中心開業典禮、產業招商推介會、2023中國(景德鎮)陶瓷跨國採購對接會、陶瓷藝術作品專場拍賣等系列投資貿易活動。
同時,在瓷博會期間,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接連不斷,包括2項主體活動、13項專題活動以及60余項配套活動,如為推動產業規模和實體成交的2023瓷博會產業招商(招才引智)推介會暨景商大會等系列活動。此外,從傳播陶瓷文化、展現城市魅力、促進市民及游客體驗“鎮生活”等角度,景德鎮充分利用陶博城、陶溪川、陶陽裡、陶源谷、名坊園、古窯、高嶺·中國村等文創街區、網紅打卡地和“夜珠山”消費品牌,舉辦名坊園·景德鎮記憶文創集市、陶溪川春秋大集·秋集等接地氣、聚人氣、有煙火氣的活動,讓游客和客商參與、體驗、互動,打造一屆全域全時全場景的陶瓷嘉年華,讓廣大市民、游客及陶瓷人共度一個盛大的節日。其中,瓷博會開幕式開場文藝節目《炫彩世界 china之旅》,集瓷樂、舞蹈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段,以沉浸式視聽盛宴,講述絲路故事,展現絲路風情,弘揚絲路精神,並充分彰顯景德鎮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的歷史貢獻和美好未來。
為擴大瓷博會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本屆瓷博會將首次搭建新聞中心和網上新聞中心,為中外記者採訪提供服務保障。瓷博會期間,網上新聞中心將實時更新發布中英雙語文字、圖片、短視頻報道素材,讓媒體記者及時了解最新新聞信息。
因“瓷”而變 書寫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新篇章
以瓷為媒,以瓷會友。景德鎮與70多個國家180多個城市建立友好聯系,吸引了5000多名“洋景漂”常年在此創新創業。
景德鎮陶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絲路精神的見証,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同時,有力地推動人類文化互鑒和文明發展。依托“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景德鎮正不斷書寫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近年來,景德鎮圍繞“建設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堅持以文化城、以瓷為媒、以旅彰文,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奮力打造國家文化交流客廳、國際文化交流名城,用小寫的“china”陶瓷文化講好大寫的“CHINA”中國故事,形成了一道新時代絲綢之路旅游城市文明互鑒的亮麗風景線。
文化交流也是瓷博會的重要主題之一,本屆瓷博會將把文化屬性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將文化元素融入瓷博會各個環節。在今年瓷博會擬舉辦的13個專題活動中,有8個是文化屬性強的活動。以往開幕式前的暖場表演改為開幕式開場文藝表演,作為正式內容之一,將展示景德鎮千年古鎮、國際瓷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為落實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精神,踐行中阿在文明對話等領域的“八大共同行動”務實合作,瓷博會期間將舉辦第十二屆“藝匯絲路——阿拉伯知名藝術家訪華採風活動”,深化文化交流。同時,舉辦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推進會,開展“多彩中國 佳節好物”文化和旅游貿易促進活動,推動文化“走出去”和旅游“引進來”。其中,二號館文化交流館中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聯盟展區、洋景漂館、阿拉伯藝術家館、絲路輝煌館,還有來自唐山、德化、朔州及陶瓷文化藝術小傳人等展區,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企業開辟交流展示專區,也有向世界展示的我國主要產瓷區和文化小傳人的文化風貌。
“我們已向7個外國駐華使領節代表和6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國外成員等發出了邀請函。”景德鎮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高曉雲介紹,本屆瓷博會邀請阿拉伯藝術家訪華採風展代表、春秋大集活動外賓、“Z世代”國際青年代表團、“洋景漂”、境外採購商、境外參展商、參展國際陶藝家等數百名外賓外商參加。
瓷博會期間,還將舉辦景德鎮市與利摩日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簽約儀式、世界產瓷城市市長看瓷都、“世界好手藝·綻放景德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聯盟展暨陶瓷文化國際交流研討會等活動,持續推動國際交流合作。
因“瓷”而新 守正創新煥發新生機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印發,千年瓷都景德鎮“種”上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
景德鎮將工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轉型發展相結合,打造一個個彰顯“瓷力”的網紅打卡點。一座座老窯址、老廠房相繼升級為孵化創客的邑空間,一個個昔日燒煉車間變成美術館、博物館,景德鎮在打造“千館之城”的路上越走越順暢。此次瓷博會注重遺產保護傳承,在文化傳承館內將舉辦“國際瓷器研究聯盟”成立大會暨“瓷器起源、傳播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以及“薪火永續——景德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類活動及展陳,更好地助推景德鎮窯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此外,組委會創新運營方式,搭好“雲平台”,從線上線下齊發力,通過阿裡、京東、抖音、快手、亞馬遜、義烏購等海內外電商平台,打造全球陶瓷線上選品中心,促進貿易精准匹配和對接。
為展現城市魅力、豐富市民及游客生活,“逛景趕集”、新都陶瓷煙火市集、陶瓷與美食夜間集市活動陸續上演,以新業態、新場景、新消費,為廣大參會參展嘉賓、游客奉上消費的饕餮盛宴。
千年窯火不熄,文化源遠流長。站在新的起點上,依托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瓷博會不斷創新與進階,進一步增進陶瓷文化交流與經貿合作,推動陶瓷產業復蘇和繁榮發展,景德鎮不斷書寫文明交流互鑒、文化旅游融合、陶瓷貿易新篇章。
因“瓷”而興 陶瓷貿易點燃經濟發展引擎
10月9日,一輛滿載陶瓷餐盤的貨櫃車從景德鎮陶博城向海關報關,發往泰國曼谷。自今年4月啟動市場採購貿易試點以來,已有47票貨物發往17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各地的個性化需求與這裡的能工巧匠更緊密連接。如今,景德鎮日用瓷、藝術瓷等出口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全市出口額增長147.9%,其中先進陶瓷產值增長165.6%。
為突出陶瓷貿易功能,推動陶瓷貿易走向全世界,近年來,景德鎮以“文化旅游+陶瓷產業”融合為核心,通過旅游賦能,推動陶瓷產業在設施空間、服務供給等方面實現開放共享,激活陶瓷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陶瓷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為進一步擴大瓷博會的國際影響力,提升瓷博會的國際化和市場化水平,幫助景德鎮陶瓷企業拓寬對外貿易渠道、促進貿易成交,本屆瓷博會將舉辦以“永不落幕瓷博會買賣全球陶博城”為主題的2023中國(景德鎮)陶瓷跨國採購對接會。目前,瓷博會組委會已邀請近20個國家的300名專業採購商參加,無論從規模還是質量上都有明顯提升。貿易成交是衡量瓷博會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本屆瓷博會將促進貿易採購,助力景德鎮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為促進貿易成交,組委會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供需對接,促進產品交易。通過邀請專業採購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等模式擴大成交。同時,為了突出陶瓷貿易線上延伸,充分利用數字賦能瓷博會,陶博城將交易中心五樓打造成陶博城數字貿易產業園,全面運營傳統電商、跨境電商和直播電商,賦能線下交易市場。在本屆瓷博會期間,總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直播間,近900平方米的選品中心將正式開播運營。 (王良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