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陳國才:居民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

三月初的清晨,春風裡夾雜著些許寒冷和濕氣,一大早,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公安分局沙井派出所社區民警陳國才像往常一樣,提前半小時來到所裡,做好上崗前的准備工作。
“早點來,這樣准備時間能更充裕點。”陳國才邊說邊上樓准備換警服。等待開晨會的間隙,他習慣性地拿出“社區工作記事本”,開始一天的工作。
陳國才在社區走訪。南昌市公安局沙井派出所供圖
“社區就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
近年來,南昌市公安局積極探推動基層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紅谷灘區沙井派出所在春暉社區建立了社區警務室,社區民警由過去的“下社區”轉變為“在社區”。陳國才將他的警務室打造成為服務群眾的窗口、調處矛盾的陣地、打防犯罪的哨所。
陳國才負責管轄沙井街道豐和社區和春暉社區的警務工作,總共包括12個生活小區、26幢寫字樓,流動人口15000余人。2016年接手到現在,他早已將社區基礎情況摸清摸透。
“陳警官,我家裡的貓丟了?”“我家怎麼沒電了?”“這裡又有電動車飛線充電,趕快來處理一下!”生活中,陳國才時常接起手機,那頭便傳來火急火燎的聲音。
“有事就聯系我!”簡單一句話,對群眾來說,是承諾,對陳國才來說,是將群眾放在心上。
“作為人民警察,讓群眾滿意是我的心願”
“真的太感謝陳警官了,如果沒有你,我現在都不知道到哪裡上班……”在豐和小區一期停車場擔任保安的葉梁根看到陳國才來訪,趕緊端來凳子請陳警官坐。
葉梁根今年58歲,肢體三級殘疾,早年與妻子離異,平時全靠每月發放的殘疾職工生活補貼維系生計。陳國才得知情況后,及時與社區干部溝通,幫其申請了低保,並幫忙找了一份小區停車場門崗保安員的工作,切切實實解決了葉梁根的生活之憂。
“群眾的小事就是我們社區民警的大事。”作為一名社區民警,陳國才的工作幾乎都是圍繞轄區居民家長裡短的瑣碎小事,但他卻把這些“小”事看得很“大”。
為進一步保護群眾的“錢袋子”,陳國才下足功夫,利用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開展反詐宣傳,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大家要注意防范電信詐騙。2020年8月至今,陳國才成功勸阻21起詐騙事件,幫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
陳國才還積極發揚公安機關“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將自己從警十余年的社區工作經驗傾囊相授,傳授業務知識和實戰經驗,幫助青年民警迅速成長為社區工作的行家裡手。(陳治旭、付文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