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 南昌艦

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中國海軍以“南昌”來命名三代戰艦。可以說,在南昌市民心裡,南昌艦是“英雄”的代名詞之一。勇闖深藍、誓守家國,有關這艘英雄艦的一切,深深牽動著英雄城人民的心。
“我很喜歡南昌艦官兵的一句話:我們以南昌艦命名,肩負的是英雄城的無上榮譽和英雄艦的擔當與責任。”“我們雖然還是學生,但時刻准備著,成為一名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守護祖國的海天。”……前不久,南昌市第二中學特意組織學校海航班的學生集體收看了海軍南昌艦黨委榮獲“時代楷模”稱號的發布儀式。南昌艦的戰斗故事,讓這群有勇氣有信念的少年熱血沸騰。
在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之路上,需要許多高學歷的有志青年加入。2017年,受海軍委托,教育部批准在全國設立了14所海軍青少年航校,從高中開始培養海軍航空兵的后備力量。南昌市第二中學海航班就是其中之一。
“當海軍飛行員,駕駛艦載機成為航母最鋒銳的‘刀尖’。想想都覺得酷!”南昌市第二中學海航班高一學生方賢從小就是個“軍迷”。一入校,他就給自己定下了“獲得雙學籍,成為最優秀的艦載飛行員”的目標。
目前,南昌市第二中學已經培養了3屆海航班畢業生,向海軍航空大學輸送了70余名海軍飛行學員,其中有17人分別獲得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海軍航空大學“雙學籍”聯合培養飛行學員資格。
“我們每周都要進行軍事訓練,每年都組織體檢,合格了才能繼續讀下去,不然就被淘汰。”南昌市第二中學海航班負責人孔祥平介紹,不但要教學生學好文化“強腦”,還要練就野蠻體魄“強體”,確保為國家輸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高素質軍事人才。
如果說,海航班少年心中悄然種下的是“英雄的種子”,那麼,遠在南昌艦上的官兵們則是為了這顆已發芽的“種子”奉獻青春。
“我的戰位離主炮最近,炮彈是我的‘親密搭檔’。”現役南昌艦上的南昌籍士兵胡嘉豪每天都會和戰友一起認真保養炮彈,確保主炮彈藥處在最佳的狀態中。
早在讀初中時,胡嘉豪就跟著媽媽參觀了第二代南昌艦。那時,少年的他就立志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海軍。2020年9月,胡嘉豪應征入伍,2021年3月12日,19歲的胡佳豪告別新兵連,登上了第三代南昌艦,成為英雄艦上的一員。
“英雄城、英雄艦、英雄兵,第一槍、第一艦、第一人”,艦上最顯眼的位置挂著艦訓。每次路過艦訓時,胡嘉豪都會不自覺放慢腳步。“南昌人上了南昌艦,可不能給家鄉丟臉!”自登上南昌艦的那一刻開始,胡嘉豪每天都被專業學習和檢拭檢修填滿,一刻也不敢鬆懈。
2021年10月,南昌艦首次跨出國門亮相國際演練,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檢查引信、緊固螺母……胡嘉豪與戰友們密切配合。隨著第一發炮彈呼嘯出膛,霎時間,海面響起雷鳴之聲,炮彈如穿雲利劍,直奔目標。“首發命中!” 聽到通報的那一刻,胡嘉豪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
利用演習的間隙,南昌艦為新上艦的“00后”官兵舉行了一場大洋成人禮。“那一天對我意義非凡,我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南昌艦戰士。”胡嘉豪激動地說。
戰艦素有“流動國土”之稱。對於官兵來說,戰艦走到哪裡,家就在哪裡。
2016年,征戰34年的第二代南昌艦退役回到了“家鄉”。艦上最后一任機電長楊雙峰陪著這位“老伙計”從大連舉家遷到南昌,成為新南昌人。
“從鄱陽湖進入南昌境內水域,一路上歡迎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進入市區,途經的每一座橋上都站滿了人,揮舞國旗、歡迎吶喊。英雄城人民對南昌艦的感情令人動容。”看著前來參觀第二代南昌艦的游客絡繹不絕,楊雙峰不禁回想起第二代南昌艦榮歸故裡的場景。
楊雙峰現在是南昌艦主題園負責人,他經常為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義務講解第二代南昌艦的故事。“我曾經是南昌艦上的兵,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讓大家更好地感受人民海軍的發展與壯大歷程,為國家海防事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楊雙峰說。
“我們來自英雄城,紅色血脈胸中奔騰﹔勇闖大洋當先鋒,我是英雄艦上英雄兵。”正如《奮進深藍寫忠誠——海軍南昌艦之歌》所唱,英雄城、英雄艦、英雄人民的故事一直在繼續。(全媒體記者 李 芳 齊美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