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二〇二三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本報記者 王 玨
2024年03月23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3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舉行。

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河南永城王庄遺址,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陝西清澗寨溝遺址,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山西霍州陳村瓷窯址,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等10個項目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多項考古發現填補空白,不乏世界級考古發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介紹,此次參評的考古發現呈現豐富性、廣泛性特點,多項考古填補空白,其中不乏世界級考古發現。

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首次揭示出10萬年前古人類對巨型動物資源充分利用。陳星燦說,該考古發現構建起山東地區舊石器文化發展的時空框架,拓展了山東史前遺存的分布范圍。

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時期的連續文化堆積,成為文化演進、社會組織結構、社會分工和等級分化研究的重要材料,是長江下游地區文化演進研究的典型范例,填補了長江下游文明化進程研究的地域空白。

河南永城王庄遺址發現部分東周、唐宋時期小型墓葬,揭露一處墓葬密集分布的大汶口文化墓地。王庄遺址大汶口文化墓地較為獨特,存在多組墓葬間的“有意打破”現象,隨葬品數量豐富,其出土的玉覆面是此類遺存在國內新石器時代發現的首例,反映出東方地區史前時期社會復雜化進程。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說,王庄遺址是近年來大汶口文化的重要考古發現,該遺址可以確認為豫東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聚落,遺址發現的環壕遺跡、高等級墓葬及出土遺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意義。

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考古發現一處結構清晰、功能明確的國內時代最早的兆域,有近乎完整的兆溝、復雜的通道、高等級的墓葬、類型多樣的祭祀遺存,將中國兆域的歷史提前至早商時期,填補了早商王都空間布局的空白。考古發現目前最早用於喪葬禮儀的金覆面,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典型代表。

考古發現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

在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全國有33個項目參評,22個項目進入終評。從舊石器時代到近現代遺址,此次參評的考古發現呈現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的特點,增進了人們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認識。

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是以屈家嶺為主,包括殷家嶺等10余處地點的新石器時代大型遺址。考古揭露一座屈家嶺文化大型禮制性建筑,發現依勢而建、規模龐大的史前水利系統。屈家嶺遺址社會及文化發展具有鮮明的連續性,多角度、多層面揭示出史前文化的發展高度和社會復雜化程度,是研究長江中游文明化進程的珍貴物証,為探索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典型個案。

趙輝說,新近發現的水利系統,集抗旱與調蓄、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標志著史前人類的治水理念從最初被動地防水、御水轉變為主動地控水、用水,實現了從適應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陝西清澗寨溝遺址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凸顯出商代北方黃土梁峁地帶方國聚落遺址“多峁一體”的分布特征。其遺存豐富、要素齊全、規模巨大,初步確定為一處商代方國都邑聚落遺址,反映了黃土丘陵地區與商王朝之間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對周邊地區的影響。考古發現揭示出商代晚期陝北地區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對探討陝北地區商代方國政治地理結構、了解殷墟時期中原與邊陲地區文化交流與互動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

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是一處秦代大型禮制性建筑遺址,現存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是國內罕見的規模宏大、格局規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是一種祭祀建筑形式。

山西霍州陳村瓷窯址揭露出宋末、金、元、明時期的窯爐、作坊等各類重要制瓷遺跡,出土了大量產品殘片和窯具。霍州窯特點鮮明的制瓷成就,不僅印証了山西地區是北方地區經濟發展、手工業生產的重要區域,為瓷業交流、地方社會等研究打開了一扇窗戶,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實証和生動詮釋。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院長霍巍說,霍州陳村瓷窯址首次進行系統的考古工作,明確了窯址保存狀況、分布范圍和分布演變規律。

多學科研究,科技與考古跨界融合

福建平潭島殼丘頭遺址群包括殼丘頭、西營、東花丘、龜山等遺址,通過持續系統的考古工作,建立了東南沿海島嶼地區距今7500—3000年考古學文化序列,形成了完整的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揭示了該地區7000年以來的史前聚落形態及其變化發展規律,反映出沿海史前早期人群兼具大陸性和海洋性特征的多樣化的生計模式。據介紹,研究人員對此次發現的遺存進行了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研究,相關成果為探索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提供了重要線索。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時代比較明確,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及藝術價值。考古發現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實証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對中國航海史、陶瓷史、海外貿易史及水下考古研究等具有突破性的貢獻。

霍巍指出,該遺址考古調查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運用考古學理論、技術與方法,嚴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規程要求,借助深潛技術與裝備,對位於水下千米級深度的古代沉船遺址開展系統、科學的考古調查、記錄與研究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國深海科技與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標志著我國深海考古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2023年全國考古工作會召開,系統提出“大考古”工作思路,推動中國考古學拓展大格局、大視野,謀求大發展。過去的一年中,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考古中國”24個重大項目統籌推進,265項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系統開展,1367項基本建設考古項目有序實施,實証中華文明突出特性。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是過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這些考古新發現,生動展示了泱泱中華的悠久歷史和博大文明,體現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責編:羅娜、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