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聚焦2025江西省兩會

陳武軍代表:加速產業智改數轉,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

孟凡卓
2025年01月18日23:09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謀劃之年。2025江西省兩會期間,就如何以更實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江西省人大代表、德興市市長陳武軍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人民網:今年江西省兩會,您關注什麼話題?帶來了哪些議案?

陳武軍: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在今年江西省兩會上,我最關注的話題是如何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十四五”規劃按時按質完成。

比如,我帶來的議案是加快上饒至景德鎮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上饒至景德鎮高速公路起於婺源縣中雲鎮,在上饒境內經德興、弋陽、橫峰、廣信,終於經開區原上饒西樞紐,全長約127.2公裡,擬於2027年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補充完善高速路網,優化贛東北對外運輸大通道﹔將上饒紅色文化、景德鎮瓷文化、德興礦冶文化、武夷山茶文化串聯,打造新的黃金旅游大通道﹔進一步加強長三角經濟區、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之間的聯系,推動贛東北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希望省級層面能夠高位推動,加大對該項目的支持力度,力爭在2025年完成前期工作,2026年啟動建設。德興上下將全力配合、通力協作,扎實推進德興境內段高速公路建設的前期准備工作。

人民網: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對於德興而言,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重點行業向數字化、國產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陳武軍:德興市將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全力以赴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乘新起勢。

一是堅持苦練內功。持續加大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和軟件服務優化力度,打牢“智轉數改”的“四梁八柱”。推動IPv6網絡改造升級,讓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進園區、入企業、聯設備”,實現城區、重點鄉鎮和園區5G信號全覆蓋、再提升。深化化工園區安環一體化管控平台、高新區“政策一鍵直達”、老虎工業雲平台等專業性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加快推進高新區數字化管理服務平台等項目建設,引領帶動產業鏈量化改造。積極構建縣級數字化診所、企業數字專員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工業企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借助江西省數字產業集團等專業機構力量,為企業提供技術驗証、應用推廣、供需對接等一站式服務。大力培育和引進深耕行業、長期駐守的數字化服務商,遴選一批優質服務商組建“資源池”,為企業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二是堅持標杆引領。完善企業培育庫,推動龍頭骨干企業、“鏈主”企業入庫培育,積極鼓勵產業鏈骨干企業帶頭參與數字化改造工作,加速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推廣應用,打造覆蓋生產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改數轉”標杆工廠。分層次樹立一批數字化改造試點示范,著力打造企業標杆。聚焦醫藥化工等重點產業鏈,針對安全、環保管控等共性問題,通過平台管控、智能檢測、人員定位等手段保駕護航,著力打造產業標杆,力爭2025年相關重點產業鏈平均運營成本下降10%以上。

三是堅持梯次培育。大力推進“鏈式”轉型,在全面消除L1-L2級別企業的基礎上,深入落實“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千項技改、萬企升級”行動,探索“產業鏈協同技改”等新技改模式。針對L3-L5級別企業,通過增強應用系統、搭建管理平台等方式,幫助企業選擇合適數字化轉型路徑。針對L6-L8級別企業,按照“設備自動化、管理數字化、生產智能化”三步走原則,大力實施設備更新行動。針對預提升L9-L10級別的企業,特別是德興銅礦、金德鉛業、三和金業等頭部企業,邀請省級專家,在數據採集、人機協同、以商業訂單驅動供應鏈企業改造等方面提供服務。力爭2025年培育“小燈塔”企業3家、省級數智工廠3家,L6級及以上企業達到60家,新增深度上雲企業40家。

人民網: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請您說一說,德興市計劃如何深化落實“1269”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體現本地區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十四五”目標高質量收官?

陳武軍:我們將立足德興現有產業優勢,對標對表“1269”行動計劃目標任務,進一步升級產業鏈、提升創新鏈、融暢供應鏈,為打好“十四五”收官戰提供堅實工業支撐。

一是聚焦產業鏈條擴增量。堅持龍頭牽引、完善配套、集群發展的鏈式思路,著力構建以有色金屬、化工新材料、機械電子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與央企、省企合作力度,加快金山礦田整合,努力構建黃金全產業鏈。發揮科興、華飛等細分領域龍頭牽引作用,補齊醫藥化工、化工新材料兩大領域產業鏈條,加快晶塑科技、眾鼎三期等化工組團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引進更多機械制造上下游企業,著力打造“特種材料-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成套裝備”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持續提升光電產業園創新集聚效應,加快推動智能終端產品項目建設,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從芯片晶元生產、測試、封裝向5G光通信芯片及智能終端研發、生產延伸。

二是聚焦招商引資提質量。主動適應政策變化,健全新形勢下常態化招商新機制。接續實施“大抓招商年”活動、招商引資“書記領航”工程,精准繪制“招商地圖”,持續用好“園中園”、以商招商、專業招商等有效機制,依托“鏈主型”企業開展產業鏈上下游招商。加快成立具備德興市特色的產業引導基金,創新“以投促引”“招投聯動”“投孵結合”模式,推動產業基金投早、投小、投新,形成“資本+產業”“鏈主+基金”投資合力。積極探索平台招商、科技招商、“飛地”招商、數字招商、資源招商等模式,強化園區招商功能,打造專業化招商隊伍,不斷拓展招商新路徑、新舉措。持續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體系提升,進一步完善“供水雙循環、供電雙回路、供熱雙保障、雨污雙分離”的“四雙”配套體系,優化招引、落地、建設、經營等全生命周期服務,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做大做強,力爭重點項目建設考核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三是聚焦科技創新賦能量。全面對接融入G60科創走廊,積極培育創新主體、建強創新平台、引育創新人才,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計劃,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大力實施“企業研發機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力爭2025年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佔比超50%,爭創省級創新平台1家。依托科興-浙大研發平台、南昌大學德興研究院等載體,加快建設一批科創飛地、產業飛地,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力度,打造全省醫藥化工領域首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充分發揮上饒高級技工學校產教融合作用,實現“出校區、進園區”。創新人才招引方式,聚焦主導產業,按照“產業+人才”“項目+人才”“科研院所+科技小院+企業+人才”等人才引進模式,著力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人才。建立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機制,有針對性地提高人才政策的吸引力,探索設立“人才飛地”,提升招才引智效能,力爭2025年引育各類人才500人以上。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