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聚焦2025江西省兩會

樂愛平:數智賦能,助推健康江西高質量發展

黃睿靖
2025年01月18日18:1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謀劃之年。2025江西省兩會期間,就如何助推健康江西高質量發展,江西省政協常委、農工黨江西省委會副主委、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樂愛平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人民網:今年江西省兩會,您更關注什麼話題?帶來了哪些提案?

樂愛平:作為一名醫院管理人員,我一直非常關注“三醫”協同發展。醫療是群眾看病就醫、保健康復的核心內容,與群眾關系最直接、感受最具體﹔醫保基金是群眾看病就醫的“保命錢”,也是醫療服務和醫藥產品的重要籌資來源﹔醫藥作為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手段,直接關系服務的質量安全、能力和水平。隻有實現“三醫”聯動,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使醫改更加直接惠及民生。因此,建議在深化“三醫”協同發展與治理的改革創新方面:

一是更加注重系統集成,精准定位“三醫”協同坐標。要正確處理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功能定位與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需求的關系,處理好公立醫院公益性與“三醫”協同發展與治理的關系,處理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新要求與“三醫”協同內涵式發展的關系,處理好頂層規劃與改革實踐系統協同、有力有序的關系。二是更加注重問題導向,精准施策“三醫”協同難題。醫療機構要以臨床需求為牽引,充分利用臨床資源優勢,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為抓手,加強臨床研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醫保部門要全面強化醫保基金監管,放大醫保政策的杠杆作用,由約束型服務向發展型服務轉變,充分發揮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助推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現代治理能力提升的引擎作用,協同推進醫療機構在技術創新、體系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上變革,提升公立醫院“三個轉變、三個提升”的高質量發展水平。深入改革破解“三醫”協同的利益沖突與行動失調,建立健全跨部門協同、跨領域信息共享與業務高效聯動機制,推進數智賦能“三醫”協同發展與治理。

同時,作為一名輸血醫學科醫務人員,我也高度重視無償獻血和臨床用血問題。隨著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醫療需求釋放和人口老齡化,臨床用血供需矛盾日益突顯,針對無償獻血和臨床用血中“有人獻、採的好、供的上、用的精”的難點、堵點,建議:一是強化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無償獻血協同共治機制。二是深化採供血機構體制機制改革,建立採供用一體化目標協同機制。三是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設置血液及血液制品制備和安全技術重點研發專項。四是建立江西省統一血液監管與協同調度平台,以實現血液及血液制品從“血管到血管”的全過程監管與協同聯動,持續提升臨床用血應急處置能力和社會共治協同效能。

人民網:高質量發展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的首要任務。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江西省醫療領域的“排頭兵”“領頭雁”,如何抓重點、補短板,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交出高質量發展新答卷,助力“十四五”目標高質量收官?

樂愛平: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設高水平研究型醫院。聚焦科技創新,深化改革攻堅,以科學家精神增強創新驅動力,看好疑難重症﹔做好科學研究,強化臨床研究﹔推動成果轉化,讓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以科技創新帶動醫院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進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

二是面向經濟主戰場,推進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與研發型企業在藥品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在醫療器械產業方面,進一步探索稀土、鋰資源在影像診斷、器械研發等方面的應用前景,提高臨床診療精准度﹔在數智產業方面,發揮公立醫院臨床資源優勢,探索建立區域數智病理中心、醫學影像資源大數據中心等臨床資源公共信息平台,賦能患者就醫體驗,落實分級診療﹔在營養健康產業方面,依托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優勢,進一步推進醫用食品在增強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等方面的成效。

三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積極推進“三個轉變、三個提高”。積極推進發展方式向提質增效轉變,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以質量、貢獻和影響力為導向的多元化學科建設評價體系,將學科分為“一流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和培育學科”,實施分層分類建設與管理,深化“三醫”協同和數智賦能,推進多學科交叉、產學研用聯動的醫療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機制。積極推進運行方式轉向精細化管理,黨政一把手對全院運營管理工作實行牽頭抓總、協調各方,事前通過目標管理,將平均住院天數、新技術新項目開展等指標分解至各科室﹔事中通過運營分析會定期監管調度,對指標存在異常的科室進行約談、優化流程﹔事后將年度目標情況納入年終綜合考評,以考促干、以考促建、以考促優。積極推進資源配置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向疑難危重症傾斜、向高精尖技術和高層次人才傾斜。

四是面向人民健康,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作為省內龍頭醫院,做好優質醫療資源承上啟下的工作:一方面,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等重大建設項目,與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保持緊密聯系,將國內頂尖資源引入江西省﹔另一方面,通過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緊密型醫聯體、專科聯盟、遠程協作等方式,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基層,發揮醫聯體共享平台和互聯網醫院的數智賦能,進一步落實分級診療,增強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人民網:近年來,智慧醫療發展迅速。請您說一說,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如何以數字化賦能健康江西高質量發展?

樂愛平:下一步,南昌大學一附院將全力推進涵蓋醫、教、研、管、服、防六大業務域的“2116”智慧醫院建設,以“要素集成、功能整合、數據集匯、流程優化、業務融通、數智賦能”為實施路徑,聚焦“三醫”協同、醫聯體與共享服務平台、分級診療與一站式轉診、藥品耗材設備管理一體化、互聯網醫院、數據互聯互通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大數據治理與數智應用等場景,讓數據活起來,應用場景立起來,全力打造數智醫院新體系、新業態、新效能,助推健康江西高質量發展。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