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江西省兩會
饒源中代表:放大生態優勢 擦亮“純淨資溪”招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謀劃之年。2025江西省兩會期間,就如何以更實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江西省人大代表、撫州市資溪縣縣長饒源中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人民網: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今年省兩會,您更關注哪些話題?
饒源中:今年的省兩會我最關注的是“提速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實施文旅產業倍增發展行動”“實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工程”等方面的話題。這些部署對於資溪用足用好生態優勢、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壯大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針對破解資溪發展和群眾迫切需求,我帶來了《關於妥善解決批而未用疑難地塊問題的建議》《關於完善推廣資溪縣碳中和評估模型的建議》等議案。
人民網: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高質量發展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的首要任務。請您說一說,資溪縣如何立足特色優勢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十四五”目標高質量收官?
饒源中:新的一年,我們將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推動綠色產業體系構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一是做大面包食品產業。完善豐富“資溪面包”集體商標品類,構建“資溪面包”准入標准體系、准入體系,不斷完善面包食品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推動“資溪面包”從全國各地夫妻店,到回鄉創辦面包企業,再到資溪面包品牌闖天下的迭代升級,力爭打造中國老百姓的“國民面包”。
二是做強竹木加工產業。用科技力量破解竹林高效培育、竹材機械化運輸、竹材精深加工、筍竹食品研發難題,緊盯竹建筑建材、竹家居加裝、竹質新能源(未來新能源)“三個細分市場”,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持續推進從毛竹下山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一條龍全產業鏈條建設,爭創國家“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
三是做響文旅康養產業。貫徹落實文旅產業倍增發展行動,推進懸崖動車項目運營,做強大覺山龍頭引領。以打造“九養資溪、中國睡都”康養品牌為方向,大力創建資溪夢香休閑康養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做好文旅康養融合文章,推動全域旅游邁向全域康養,持續擦亮“江西風景獨好”旅游名縣金字招牌。
四是做優現代農業產業。堅持以工業化思維發展農業,加快推動聖澤901原種雞等現代種業發展,持續推進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純淨資溪”區域品牌統領“一鄉一品”發展,圍繞筍竹兩用林,聚焦林藥、林菌、林茶、林蜂、林菜等特色林下經濟,加大一、二、三產業融合力度,向著千萬資源變千億產值目標進發。
人民網:請你介紹一下,結合此次省兩會精神,資溪縣如何因地制宜,謀劃好2025年重點工作?
饒源中:這次省兩會,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江西省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發展目標和改革任務,為我們如何穩經濟、增動能、惠民生、促穩定指明了方向,讓我們信心倍增,干勁十足。回去后,我們將迅速按照會議部署,抓好貫徹落實,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全方位放大生態優勢。20年來,資溪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森林覆蓋率高達87.7%,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在全國名列前茅,是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我們將繼續發揮生態第一優勢,完善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機制,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提升攻堅戰,不斷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擦亮“純淨資溪”招牌。大力推進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以完善推廣資溪縣碳中和模型為切口,加快構建完善核算評估、市場交易、制度保障三大體系,深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持續拓寬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通道,切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二是多舉措繁榮縣域經濟。立足資溪“中國面包之鄉”“中國特色竹鄉”品牌和資源優勢,聚焦綠色食品(面包)首位產業與竹木加工主導產業,深入貫徹落實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發揮聖農食品、雙槍科技等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完善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強化企業升規入統工作,著力打造細分行業和市場領軍企業、單項冠軍。用好牽手中科院設立的2億元創投基金,強化“以投促引、招投聯動”,切實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發揮資溪(撫州)金鳳凰科技園“飛地園區”優勢,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和大健康食品等現代服務業,打造資溪發展未來新引擎。
三是深層次挖掘改革潛力。堅持以改革創新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打造面包科技、拓竹機械等一批轉型標杆企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智匯資溪”高校資源優勢,引導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聯合體,讓更多科技成果在資溪轉化落地。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一網通辦,最大限度減環節、優流程,最大力度暢准入、降門檻,切實讓企業提效能、增效益。深入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全面鋪開延長林地承包期限工作,積極探索多元化聯營新路徑。
四是高標准辦好民生實事。針對資溪山區小縣、人口較少等現狀,深入實施“小縣大城”戰略,優化縣域行政區劃,穩步推進石峽鄉撤鄉設街道辦工作,不斷增強城市人口集聚、產業發展、資源配置能力。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籌抓好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完整社區建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深化“5+2就業之家”建設應用,高效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提質升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