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江西省兩會
曾衍敏代表:把蓮花打造成湘贛邊區域“成本窪地”“信用高地”
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謀劃之年。2025江西省兩會期間,就如何以更實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江西省人大代表、萍鄉市蓮花縣縣長曾衍敏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人民網: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今年省兩會,您最關注的話題是什麼?帶來了哪些議案?
曾衍敏:作為在縣區工作的省人大代表,我比較關注鄉村振興的話題。此次帶來的建議也主要圍繞鄉村振興領域的醫療、土地、環境等,如《關於加強鄉村醫師隊伍建設的建議》《關於統一運用“一個庫”進行土地資源管理的建議》《關於支持蓮花創建種業大縣的建議》等。
人民網: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請您介紹一下,蓮花縣如何從實際出發,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曾衍敏:我們將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兩會精神,因地制宜,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一體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
一是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幫助指導企業實施提升改造,引導企業順應當前發展趨勢,推進L4級以下企業開展普查式、小快精准數字化改造,加快重點數字化改造項目進度,全面提升數字化水平等級,發展新質生產力。二是健全產業鏈延伸機制。立足蓮花產業基礎等,圍繞重點產業鏈系統梳理現有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下游,探索“鏈長+鏈主企業”招商模式,建立產業鏈與集群驅動招商機制,推進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三是健全產業新賽道的培育機制。積極捕捉產業發展機遇,謀劃布局增材制造、功能食品、新型顯示、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努力構建完整產業鏈條。重點抓好食品產業培育,加快打造“一園四區”格局,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進食品產業鏈向高附加值、高端化延伸。
人民網: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請您說一說,蓮花縣計劃如何深化落實“1269”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體現本地區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十四五”目標高質量收官?
曾衍敏:蓮花對標省委確定的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以及萍鄉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出台了《蓮花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210”實施方案》,即到2026年,新材料、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食品、建材礦產、制鞋制衣6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並打造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裝備制造先進制造業集群2個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較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接下來蓮花縣將從以下3個方面挖掘產業潛力,疏通發展堵點,全力推動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推進鏈條深耕和環境創優。縱深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210”行動計劃,精確繪制產業鏈全景圖和招商路線圖,圍繞重點產業鏈薄弱、缺失環節,積極對接長三角、珠三角,實行“產業鏈+專業招商”模式,加強項目招引,持續強鏈延鏈補鏈。尤其是大力培育鏈主型企業,推進“映山紅行動”,加快寶海微元等重點企業上市步伐。致力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繼續推行企業“安靜生產日”和首違“不罰輕罰”制度,並推進工業園擴區調區,努力把蓮花打造成湘贛邊區域“成本窪地”“信用高地”。
二是強化創新驅動和數字賦能。全力推進產業數字賦能行動,結合蓮花產業發展現狀,用足用活各級各類支持政策,注重引入特色化服務商,為企業量身打造符合需求的數字化轉型方案,打造一批“小燈塔”企業、“數智工廠”等數字化標杆。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加強專家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大師工作室等人才平台建設,完善科技型企業培育機制,大力推行“科技副總”等柔性引才方式,深化與中南大學、湖南工業大學等產學研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蓮花企業開花結果。
三是深化產業協同和集群共進。深入推進產業集群建設三年行動,聚焦主導產業,優化產業布局,樹立“共生共贏”理念,加強與發達地區及長株潭和市內各縣區產業發展的深度合作,推進建立產業鏈供需對接協作洽談機制,促進不同產業環節、不同企業主體之間深度合作與資源共享。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改革,積極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進園區內產業資源互補,實現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環節高效銜接,推動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增能、組團發展,增強產業鏈整體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