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 設中心 建基地
萍鄉以科技創新激活產業發展“一池春水”

今年以來,有著“中國電瓷之都”之稱的蘆溪縣正著力推進高壓電瓷電氣共性平台建設,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蘆溪電瓷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創新,下功夫突破電瓷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蘆溪高壓電瓷電氣研究院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副院長袁志勇表示。在以他為首的團隊努力下,攻克了產業技術難題。該縣借力新技術、新裝備,加快推動電瓷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
近年來,萍鄉堅持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緊緊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通過開放合作,圍繞全市主導產業,積極構建“一產業一平台一中心一基地”科技創新體系,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共性技術需求,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搭平台。萍鄉市各縣(區)圍繞主導產業,聚焦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需求,深化與國內知名院校合作,積極推進共性技術創新平台建設。目前,該市已建設安源科創中心、湘東區工業發展科研中心、江西電子電路研究中心等6個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與此同時,市級共性技術創新平台也在快馬加鞭建設中。去年7月,萍鄉市與南昌大學共建的湘贛邊食品現代產業研究院揭牌成立,湘贛邊新材料現代產業研究院正有序推進。共性技術創新平台的建立,推動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實現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共用,為全市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加力。
設中心。在搭建平台的基礎上,萍鄉市攥指成拳,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建設。該市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通過現有的研究院和創新服務中心,構建市科技部門牽頭、縣(區)分中心協同、企業為主體的市、縣(區)、技術孵化平台(中試基地)三級聯動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此外,按照“一中心五平台”總體布局,該市投資1億余元建成省內首個由設區市政府在省外設立的“飛地”科創中心——萍鄉(長沙)科創中心,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累計進駐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院所專家人才38名、高端創新團隊20個,入駐科技型企業16家,已促成15家入駐企業與全國各大高校開展28項技術轉移合作項目。
建基地。中試基地作為從“研”到“產”的中間站,是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核心環節,萍鄉市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致力於實現“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全過程無縫對接。目前,該市與中國科學院、電子科大、山東工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設了8個市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積極融入全省“1+M+N”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取得明顯成效。萍鄉順鵬新材料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建設的半導體先進陶瓷材料中試基地,聚焦通信、電子電力、汽車電子等領域,研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碳化硅、氮化鋁等材料在半導體制造裝備中的應用。
科技創新的有力推進,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激活萍鄉產業發展“一池春水”。目前,該市擁有省級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3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0家,增長率為全省第一﹔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95家,創歷史新高。全市17人入選省級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5個創新團隊和個人入選省級人才工程,新增省級創業團隊1個。引進共建高端研發機構4家,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媒體記者邱玥、劉啟紅 通訊員彭淑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