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巾幗綻芳華 鄉村譜新篇

草林鎮地處井岡山下,遂川縣中部。
在這塊紅色土地上,巾幗力量正蓬勃生長,以奮斗之姿書寫著精彩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為基層治理增添亮麗底色,為文明新風注入溫暖力量。作為新時代鄉村女性,正在鄉村譜寫新篇章。
鄉村振興“她力量”:產業紅火推動者
在鄉村廣闊天地裡,產業發展必須有“領頭雁”,起到引領作用。
在大坪村,有位鄉村致富能手——程英。她種油菜的技術,可是十裡八鄉共認的“天花板”,有經驗,加上善打理,畝均產油量是他人幾倍。村民向她討教,程英毫不吝嗇,熱心、耐心傳授,不少村民因此受益。
吳才香家住新苑社區,宛如一隻勇敢的“歸巢金鳳”。早年,她背井離鄉踏入繁華都市,在服裝廠積累了扎實技術和豐富管理經驗后,毅然回鄉開服裝加工廠,雖然創業之路布滿荊棘,但她依舊不懈努力。
工廠優先招聘本地女性,吳才香手把手教技術,讓她們在顧家同時,也能有一份穩定收入,在經濟上更加獨立,找回自信和價值。如今,廠子規模不斷擴大,她用智慧和汗水,為家鄉發展盡綿薄之力。
其實,像程英、吳才香那樣的女能人還有不少,她們用智慧和汗水,辟出一條條致富之路,証明“巾幗也能撐起鄉村產業的半邊天”,正激勵著紅色圩場每個懷揣夢想的女人,做新時代女性,做家人心中的驕傲。
基層治理“她智慧”:和諧鄉村建設者
在基層治理的舞台上,女人能靠天生細膩性格,發揮出獨特優勢。
在冠溪村,有家連店招都沒有的小賣部,面積不大,卻是全村最熱鬧和信息最靈通的地方。店主蔣初英熱情又普通,是婦女小組長。穩坐小店,她既是政策“宣傳員”,也是民情“收集員”。
什麼時候該交醫保了,養老保險需要認証了,可以去村委會領油菜種子了。這些信息,總會在小店第一時間傳開。在與村民交談中,蔣初英會收集社情動態和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村干部,也會及時告知村民相關事項處理情況,拉近干群距離,和諧鄉村氛圍。
峨嶺村黨支部書記曾桂鋒是全鎮唯一女支書,村裡多山,多為梯田,發展村集體經濟隻能因地制宜搞種植。可種什麼才能將山地林地利用最大化,一度犯了難。
曾桂鋒帶領村班子成員,白天到其他成熟種植基地考察學習,晚上開會研究,最終決定種金銀花。從租地、基地改造、採購苗木,到基地管理,都親力親為。她說,產業發展起來,村民就能在基地上就業,就能增加點收入。
蔣初英、曾桂鋒是政策“傳聲筒”,也是鄉村建設“參與者”。在基層舞台上,正用“她智慧”,為鄉村治理注入溫暖與力量。
文明新風“她風採”:和諧鄉村踐行者
在悠富村,王余香是村民們口中溫暖而親切的“婦女主任”。她任職多年,始終心系村民,尤其是婦女兒童和困難群眾。
早年,王余香聽說一產婦生孩子,因為家窮連雞蛋都買不起,便組織村民樂捐,傳遞溫暖。她還關注孩子們教育,為貧困家庭爭取低保等政策扶持,會定期看望困難老人,幫忙打掃屋子、割禾蒔田等。雖不驚天動地,卻用點滴善舉溫暖人心。
源溪村葉清香是村民眼中的“最美家庭”守護者。公公患有慢性風濕關節炎,婆婆罹患乳腺癌,面對重重困難,她毫無怨言,悉心照料飲食起居,耐心陪伴,用愛給兩老最大信心。
不僅家中盡心盡力,葉清香還熱心幫助鄰裡。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邊,遇到困難時,她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幫買菜、買藥、打掃衛生,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善良和熱心贏得鄰裡一致稱贊,都親切稱她“葉大姐”。
葉清香還有個溫暖稱呼——愛心媽媽,因為她幫扶了許多留守兒童,時刻關注衣食住行。天氣轉涼,添衣加鞋,輔導功課,勤於溝通﹔頭疼腦熱,用藥送醫。她說,要讓孩子們知道從不孤單,會有人關心幫助。
這些鄉村巾幗,只是眾多女性奮斗歷程的縮影。她們詮釋著“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內涵,証明女性同樣可以大有作為,讓“她力量”“她智慧”“她風採”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劉嘉茜、劉祖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