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遂川:廣播裡的三“聲”三“事”十裡“鄉音”

2025年03月31日17:3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各家各戶注意了,近兩天有強對流、強降溫天氣,出行要注意安全……”入春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營盤圩鄉梅竹村村民古新明出來遛彎的時候,都能聽到村裡連心廣播“大喇叭”響起的溫馨提示、理論宣傳。

營盤圩鄉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藏在群山褶皺中,村民居住分散。近年來,該鄉積極開通“連心廣播”,守護著最原始的通信契約,傳好“黨聲”,講好“民聲”,帶著“鄉土”聲音走進群眾心中,喚醒深植於鄉土的血脈聯結,換來陣陣“笑聲”。

“黨聲”入耳,傳好關心事

營盤圩鄉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多,大部分老人不會看手機信息,更別說使用微信、抖音了。在宣傳國家政策或傳達上級重要通知時,如果還像過去那樣走村串戶、張貼公告等,既浪費時間又難以達到宣傳效果。如何解決好這個難題?走訪調研后的鄉黨委書記羅茂生犯了愁。

為解決這一難題,將黨的聲音傳播至農村的每一個角落,鄉黨委決定依托應急廣播系統,打造“連心廣播”,向自然村延伸,擴大覆蓋半徑,消除收聽死角。

“廣播響,心敞亮﹔改革好,村興旺!”營盤圩鄉充分發揮“連心廣播”在農村地區覆蓋面廣、傳播力強、貼近群眾的獨特優勢,開設政策專題學習欄目,每天2次循環播放。精心挑選重點學習內容,錄制音頻作品20余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百姓便於接受的方式,向基層黨員群眾傳遞黨的好聲音,切實打通宣講“最后一公裡”。

“民聲”入心,講好惠民事

廣袤的山場、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林業資源。林地96332畝,林木覆蓋率達86.2%……該鄉立足資源優勢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力推進集體林地確權頒証,持續推進林權流轉和林業規模經營。

在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開展之初,“我種的樹還能不能拿到收益”等問題攪亂了小夏村村民邱德柱的心,他攥著父輩留下的林權証來到了該鄉林業站咨詢工作人員,待工作人員向他耐心解釋完相關政策后了解到,原來不止他有這方面的顧慮。

為此,營盤圩鄉緊扣林改基礎工作和關鍵環節,開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專題欄目,用“方言俚語”向群眾講解林改工作要點。

“林權改革春風暖,綠水青山金不換……”在林海與聲波的共振中,“連心廣播”既傳唱著祖輩的守山情懷,也呼嘯著創新的破竹之聲﹔新時代的林改,不僅要解開產權的“山結”,更要編織生態與民生的“綠網”。

“笑聲”入耳,解好困難事

憑借海拔高、水土好的優勢,營盤圩產出的茶葉深受消費者喜愛,種茶、採茶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可是,分散經營的茶農各自為營,不同的技術經驗之間缺乏交流碰撞。

清明節前,該鄉茶農抓住難得的晴好天氣採摘茶葉,力爭取得好收成。“適時分批採,提手留葉,避雨淨裝……”為指導茶農採茶,助農增收,該鄉適時推出“採茶技能要點”專題欄目,由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和採茶“土專家”“田博士”利用廣播傳授採茶技術。除此之外,在鮮茶市場黃金採購期,為茶農們在賣方市場中能夠維持產品利潤,該鄉還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市場了解鮮茶收購行情,利用“連心廣播”做好收購信息宣傳發布。

“以前我們賣鮮茶都是找熟人收購,也不知道行情,賣便宜賣貴也不清楚,現在有鄉裡的廣播提供市場價格信息,大家都對鮮茶的均價心裡有底。”將鮮茶以每斤55元賣出的茶農黃春蓮,樂呵呵地揣著錢袋子回了家。

當黨的理論變成田間地頭的家常話,當政策解讀化作深化改革工作中的定心丸,當惠農助農信息成為鄉村振興中的助力器,“連心廣播”讓黨的各項惠民政策不僅“飛入尋常百姓家”,更“種進老鄉心坎裡”。(曾自強、陳草生、李書哲)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