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春潮涌動贛鄱地,萬物萌新正當時。在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棠陰鎮民主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裡,一朵朵、一簇簇鮮嫩的羊肚菌從泥土裡爭相探出頭來,挺直乳白色腰杆的“小傘”錯落有致地盛開在菌壟上,為青山環抱的民主村奏響“豐收樂章”。
當地村民正在採摘羊肚菌。
走進大棚,溫暖潮濕的空氣裹挾著泥土的芬芳扑面而來。村民們穿梭在菌壟間,小心地將成熟的羊肚菌採摘下來,放入隨身攜帶的竹籃中。
60歲的張大爺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他感慨地說:“以前守著幾畝薄田,收成不好的時候,一年到頭沒多少收入。現在在羊肚菌基地干活,不僅能學到種植技術,每個月還能拿到穩定的工資,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民主村羊肚菌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村集體的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
近年來,村“兩委”主動出擊,按照“黨建賦能、聯農帶農、共同致富”的發展思路,由黨支部書記與村“兩委”干部共同討論研究,和駐村干部一起跑項目、定方案、找人才,整合技術、管理、市場方面的優勢資源,引進羊肚菌這一高品質、高效益、高價值的蘑菇新品種落地見效,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初步顯現,今年羊肚菌產業示范基地1期項目總投入資金180萬元,可供150畝大棚種植,育種產能居全縣前列,為擴大羊肚菌種植面積提供了技術支撐。
棠陰鎮民主村黨支部書記廖長貴表示:“由支部引領、村集體帶頭,利用村內土地資源,搭建大棚,發展羊肚菌種植產業,帶動季節性就業崗位10個左右,每人每天收入120-150元。下一步,我們村還將擴大合作,爭取打造地域品牌,讓羊肚菌成為撐起富民興村的‘致富傘’。”
如今,民主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迎來了大豐收,每畝實現20000元/畝產值,扣除成本后將直接獲得8000元/畝的淨收益。通過“專家+公司+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基地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一年來參與務工的村民多達100余人次,人均增收4000多元。(龔凌雯、邱永清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