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公益活動,推動綠色發展,主動回報社會
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紅了,每人2000元。”前不久,福建光澤縣鸞鳳鄉十裡鋪村洋溢著喜悅,村裡183戶680多位村民享受到去年年終分紅。這筆分紅來自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2018年,十裡鋪村和聖農集團共同組建這家公司,專門承接聖農集團的飼料用油等運輸訂單。去年,公司實現營收1860萬元,利潤200萬元左右。
光澤縣是聖農集團總部所在地。“十裡鋪村緊鄰316國道,交通便利。共同創辦物流公司,有助於讓村子更好融入白羽肉雞產業鏈,分享更多產業鏈增值收益。”聖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表示,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企業的依托,“企業隻有不斷反哺社會,才能實現更好發展。”
近年來,民營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展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共建社會支持網絡,幫助勞動者解除后顧之憂。
“有社工和志願者幫忙照看,孩子們可以看書、玩耍。”在廣東深圳龍華區福城街道美團“袋鼠寶貝之家”,騎手宋銀銀告訴記者,“平時忙著‘跑單’,很難兼顧工作和家庭,孩子放這裡,我們做家長的放心多了。”
2022年開始,美團開始與公益機構共建社區兒童友好空間“袋鼠寶貝之家”,面向包括騎手在內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家庭,為其子女提供課后托管、課外活動、素質教育等社區教育支持。截至今年1月,美團已累計與公益組織共建21所“袋鼠寶貝之家”,累計提供超過14.9萬人次服務。
“未來,美團還將進一步探索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的共性需求,攜手各地合作伙伴提供優質社區教育資源與陪伴,共建社會支持網絡。”美團袋鼠寶貝公益計劃負責人王祎蕾表示。
全鏈條提升產品綠色水平,推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在河北石家庄君樂寶永盛工廠生產車間,10多條長長的灌裝生產線一字排開、井然有序,一瓶瓶酸奶接連下線。牧場養殖、工廠加工、市場銷售……“一瓶奶”橫跨一二三產業。如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牧場養殖環節,收集處理奶牛產生的糞污並循環利用﹔產品開發階段,對一系列生產關鍵工藝進行綠色化改造﹔物流運輸方面,科學規劃工廠和倉儲布局,減少車輛尾氣排放……君樂寶乳業集團總裁助理馮進茂表示,從牧場、工廠,再到市場,君樂寶全鏈條提升產品綠色水平,與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飲水思源,回報社會。去年12月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4)》顯示:29.3%的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22%的企業致力於開展就業幫扶﹔第二十一屆中國慈善榜上榜企業中,民營企業共有920家,佔上榜企業總數的67.15%﹔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84.2%的企業採取措施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從投身鄉村全面振興,到開展公益活動、加快綠色發展,民營企業正主動作為、勇於擔當,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