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的南昌市新建区西山岭下,乍暖还寒。3月31日,在璜溪管理处留田村,种粮大户周小林和小儿子周聪驾着新改装的稻种撒播机,正在稻田里撒种谷。周小林负责驾驶机器,小儿子周聪扶着倒满稻种的斗子背着坐,父子俩配合默契。一亩左右的水田,只要走上三四个来回,就撒满了种谷。
说起儿子周聪,周小林有些自豪:“这孩子从小就喜欢机械,又肯钻研,对农业机械很熟悉,所以我大规模种粮就有底气。”就拿这辆机械撒播机来说,由旧的插秧机改装而成,是儿子钻研的结果,有了它,父子俩一天可以撒播100多亩稻田。
“90后”“农民”这两个关键词似乎是很难联系在一起的,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90后”周聪认为,随着农业走向机械化、现代化,年轻人种田反而有很大优势。
周聪今年30岁,自父亲在村里承包大片农田以来,凭着对农机的熟练操作,他一直是父亲的好帮手。周聪维修机器的手艺是跟着一名亲戚在镇上学的,看着父母承包这么多农田实在忙不过来,周聪就抽空回家帮父亲驾驶农机耕田、插秧或收割。随着父母承包农田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被评为全省种粮大户后,周聪重新对种田燃起了兴趣。
农业现代化需要懂技术、会创新的年轻人。记者问起今年1600多亩的水稻规模种得过来吗?周聪说:“只要机械好,就可以赶得上进度。”在一台改装的大型施肥机前,周聪接着说:“以前,我改装的小型施肥机,可以对付5台大型旋耕机。现在这台改装的大型施肥机,对付10台大型旋耕机没问题。”
为了提高种田效率,今年周聪还特地买了一台履带旋耕机,速度快,打田平整,克服了大型旋耕机越轧田脚越深的缺陷,很适合稻种撒播。这两年,周小林家通过规模种粮,不仅改变了家庭面貌,还赢得了十里八乡村民的尊敬,这也更加坚定了周聪跟着父亲干的信心和决心。
谈起种田的秘诀,周聪是一套一套的,“其实种田也挺有乐趣的,你看!我和父亲各驾驶一辆大拖拉机就跟比赛一样,我开704的,父亲开554的,都是大拖拉机。”
“今年1600余亩稻田,我计划分成5块管理,两个合作伙伴一人管一块;两个外甥一人管一块;剩下的一块,就交给周聪管理。他们五个人各显神通,年底来算账,谁管理得好,就奖励谁!”在田埂上,周小林笑呵呵地说道。(蔡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