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每一名病患的“亲人”

——记江西对口支援随州医疗队队员邓丽花

2020年04月12日08:00  来源:江西日报
 

  4月8日,月圆夜。这一天,结束14天的集中休养,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护士长邓丽花回到南昌家中。爱人胡忠泽已精心准备好一桌丰盛的晚餐,红烧鱼、老鸭汤、糖醋排骨……这是她在随州抗疫时心心念念的“江西味道”。卸去疲惫、焦虑的她,收获的感动不仅仅来自于家人。曾在随州市曾都医院“感八”病区8床的小喻得知邓丽花平安返家后,在微信群送上祝福:“时时刻刻记得江西援随医疗队的恩情,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护理,我一生也不会忘记!”邓丽花看到后,眼泪掉了下来。过去的一幕幕,一下又浮现在眼前。

  2月8日,江西援随医疗队22名队员整建制接管随州市曾都医院感染八病区诊疗、护理工作。由于这支队伍抗疫工作行动快、有成效,病区被患者亲切地称呼为“感八”病区。在这里,邓丽花又一次扛起护士长的重担。

  回想起接到紧急命令,5个小时内集结完毕赶赴战场,临床护理工作30年、抗击过非典、有多年感染科工作经验的邓丽花仍激动不已。“我是老党员,是护士长,我应该上。”此前,由于一直没有出现在援鄂队员名单上,希望去湖北前线抗疫的邓丽花十分焦急。2月6日17时,邓丽花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电话:“邓丽花同志,请准备好行装,21时到滨江宾馆集合后驰援随州。”彼时,邓丽花在医院发热门诊忙碌了一整天。没有一刻迟疑,邓丽花迅速与发热门诊的护士交接工作,一遍遍叮嘱注意事项。之后,她迅速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前往随州的征程。

  2月8日,进入“感八”病区第一天,邓丽花就迅速展现其因地制宜、考虑周全的能力。她将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口罩、帽子、鞋套依次摆好,形成一条院感防控“流水线”。医护人员从“流水线”领取防护用品,依次通过,从而做到防护全副武装。在邓丽花看来,这样做是“为所有医护人员打造了一条生命保护线”。

  在“感八”病区,邓丽花是年轻护理团队的“知心大姐”,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面对新冠肺炎患者,邓丽花像对待亲人一样给予他们心理和生活上的关心,她将自己视作病人的“保姆”、忠实的“管家”。

  小喻、小韩、马叔叔……每收治一个病人,邓丽花就将他们的名字牢记在心,发药用药时不是直接喊“8床”“26床”,而是直接喊病人的名字,这个小小的举动让病人心中增添了不少温暖。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疫情来得突然,与家人隔离,大多数人心情低落,十分需要关爱、帮助。”稍有闲暇,邓丽花总是与病人拉家常;有病人没准备好住院生活用品,她拿出自己的新牙刷、毛巾给病人用;年龄大的病人不愿吃饭,她会早上多打几份稀饭;病人上了呼吸机没办法进食,邓丽花就将病人的面罩摘下来,耐心地使用鼻导管喂食。

  2月19日,一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收治进“感八”病区。因为她患有高血压、高血糖、肺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此时呼吸困难,全身水肿,做静脉穿刺很困难。“身为护理人员,我们必须像患者亲人一样,喂稀饭喂水,为老人翻身、梳头,尽自己所能照料好。”邓丽花告诉记者。22日,老太太病情突然恶化,呼吸衰竭。万幸的是,经过医护团队全力抢救,老人醒来了,第二天一大早查房时,老人向她比了个“OK”的手势,“看到这个手势,比任何事情都要高兴。”邓丽花说。

  在隔离区工作,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多的是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感八”病区陆续收治了40名患者,邓丽花带领护理团队每天为病人进行雾化吸入、采血、静脉输液、吸氧、测血糖、监测生命体征等治疗。“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戴着双层手套,平时10分钟的操作,现在要花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特别是进行动脉、静脉穿刺,摸血管时那若有若无的触感,经常把护士急得一头汗。”邓丽花说,即使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工作,坚守在岗位上。(记者 刘 斐)

  记者手记

  “2月10日下午,病区来了第一批病人。说实话,大家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病人,心里都没底,所以会害怕。”这是邓丽花告诉记者的一个细节。当记者追问,恐惧有没有影响到工作时,邓丽花给出的答案是:忙碌的工作早已让自己全然忘记恐惧,一心只想着如何更好地救治病人。

  医者仁心。对于邓丽花而言,正是身为医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忘记了恐惧。疫情当前,来自江西的白衣战士们舍家请战、忘我逆行,“把自己当随州人,把随州的事当自己的事”,他们值得我们点赞、敬仰!

(责编:帅筠、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