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全力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2020年11月19日08:10  来源:江西日报
 

全县14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目前已脱贫13739户43643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73%降为2020年的0.1%。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江西省市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等次……近年来,信丰紧扣“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建立“五大体系”,脱贫攻坚机制更顺更畅。建立“书记抓、抓书记”责任体系,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县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县四套班子领导、行业部门、各帮扶单位、乡镇、村工作责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体系,制定 “1+N”政策文件,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安全、教育扶贫、产业就业等方面具体帮扶政策。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体系,严格落实“县领导联系乡镇分片包乡、乡镇领导包村、县直单位定点包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要求,开展结对帮扶,每个行政村都安排了一名“大村长”。按照“6∶4∶3”的结对帮扶要求,全县落实了147个单位3806名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单位结对帮扶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双向全覆盖”。建立脱贫攻坚督查调度体系,建立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调度进度、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党政主要领导深入贫困村察真贫、找问题、谋对策。县四套班子领导常态化深入乡村、单位进行现场调度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困难问题。各乡镇党政正职先后开展了“访遍贫困户”行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建立脱贫攻坚考核奖惩体系,建立了以减贫成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效与单位绩效考核、干部实绩考核直接挂钩。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近年来全县在脱贫攻坚一线共提拔干部70多人。

聚焦“五项保障”,脱贫基础更稳更牢。义务教育保障进一步夯实。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中职教育“全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共计发放贫困学生困难补助资金13.75万人次、1.12亿元,全县未出现因贫辍学、因贫失学现象。在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拓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渠道,设立“奖教助学基金”平台,全县筹措“奖教助学基金”高达2800余万元,共计资助学生2518人次,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筑牢。贫困人口“四道保障线”实现了全覆盖,住院个人自付比例稳控在10%左右。新建228所村级公有产权卫生计生服务室,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覆盖,按照“七有八规范”的运营标准,确保贫困群众就近就医。住房安全保障进一步巩固。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工程,1111户贫困对象挪了“穷窝”,4331户无房特困户搬入新居,所有贫困户均住上了安全房。饮水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投入1.54亿元新(改、扩)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99处,受益人口19.83万,其中贫困人口2.33万。全县建档立卡供水入户率为96.72%。贫困户饮用水检测全覆盖,对所有自来水厂和行政村的1152件水样进行了检测,合格率达100%,全县所有贫困群众均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强。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现“应保尽保”。

提升“四项动能”,脱贫质量更高更优。产业扶贫提质增效。按照“五个一”的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农夫山泉、温氏集团等国家级龙头企业以及富硒蔬菜品牌带动作用,采取土地流转、入股经营、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引导贫困户发展脐橙、蔬菜、生猪等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烟叶、玉米、葛根、红瓜子等乡镇区域特色扶贫产业,通过建立健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利益链接机制,不断拓宽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渠道。全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080家,认定产业扶贫基地3939家。尤其是作为“世界橙乡”,该县在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带动果农致富奔小康的做法,国务院扶贫办给予充分认可,“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就业扶贫拓展扩面,充分发挥该县工业优势,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鼓励实体企业吸纳贫困劳力就业实施方案,鼓励园区实体企业吸纳贫困劳力就业,给予招工、荣誉评选等优惠政策,共安置贫困人口3246人。针对不能离家或仍有就业能力与意愿的超龄贫困人口,该县大力开发扶贫专岗和建设扶贫车间就近安置就业,同时安置超龄贫困劳力,彻底解除年龄限定,累计开发各类岗位安置贫困人口6050人次。消费扶贫创新创特。建成中国消费扶贫生活专馆,得到省扶办的高度认可。依托康丰电商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包仓储、包分拣包装、包初加工、包运输、包配送、包售后等“六包”服务模式,打通消费扶贫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利用县融媒体APP平台建立信丰扶贫产品专区,采取书记、乡镇长“直播带货”新模式,每月开展消费扶贫大型直播走进乡镇活动,全县通过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产品达500多万元,有2000余户贫困户直接从中受益,真正实现了扶贫产品变商品、农民收成变收入。精神扶贫有效提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大力宣传脱贫典型,贫困户邱石生、曾丽美等脱贫故事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将脱贫攻坚与乡风文明紧密结合,开展了“文明家庭”“最美村嫂”“最美孝星”系列活动,为贫困户树立了良好榜样,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利用村规民约,对不孝敬老人、好吃懒做的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常态化推进“赣南新妇女”运动,发挥“半边天”作用,激发群众主体作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

坚持“四个强化”,脱贫成色更足更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力推进圩镇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坚持改革创新,制定了村庄整治“十个好”、圩镇建设“十个一”、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十个有”标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主要交通干线向村庄全覆盖纵深推进,村容村貌进一步巩固提升。大力实施畅通信丰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670公里,25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县构建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被省里评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通信设施更加完善,行政村4G通信网络、光纤宽带覆盖率均达100%。电力保障更加到位,以建设全市唯一“全国小康用电示范县”为契机,实施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农网改造增补工程”等项目建设,所有村(居)已全部通生活电和动力电,农村低电压问题彻底解决。强化资金监管,项目运行更趋规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共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87.38亿元。加强扶贫项目的常态化监督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被省里评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先进。强化政策创新,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坚持精准“扶贫”和防范“返贫”两手抓,积极开展防贫保险,为全县10%左右的农业人口购买保险,有效防止因灾、因病等突发事件致贫返贫现象。设立边缘户帮扶基金,共筹资近300万元,对边缘户因灾、因病等造成“两不愁三保障”出现预警时开展帮扶救助,切实防范致贫返贫现象发生。(李雷 刘滨)

(责编:邱烨、毛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