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做到企业里

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2020年12月08日14:32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近期,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江西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产品“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红轨”大放异彩,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的关注。

“红轨相对地铁、轻轨,具有建设运营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批复门槛较低等优点,适应多种客货运输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潜力。”江西理工大学教师刘鸿恩介绍。

在今年5月份,该校就和江西省兴国县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在“红轨”的成果转化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聚焦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学校通过市校共建创新转化高地、百名博士教授进百企、举办科技成果专场对接会等举措,让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插上‘翅膀’,飞越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表示。

高校是江西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高校更好发挥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作用。

近年来,江西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但是在中药制造的核心环节——“药分传递”上存在瓶颈。这不仅是江西的痛点,也是整个中药制药行业的痛点。

江西中医药大学十多年如一日研究、攻关,终于在中药制造精细化方面取得突破。

“中药成分很复杂,制造工艺也很复杂,如何在制造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药效,事关药品质量的优劣。提取、浓缩、干燥、灭菌四个制造单元,我们各个击破,一个难题一个难题攻克,最终的目的是造好药。”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伍振峰说。

把项目做到企业里,论文写在产品上,人才育在实践中;解决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形成核心技术,服务整个行业,最终服务国家战略。沿着这个思路,江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去年拿了一个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方向基本已定,那就是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上下功夫,解决企业痛点的同时,促进行业发展。”伍振峰说。

加大高校科技创新力度,离不开企业的支持。

长期以来,江西省高校和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协同创新成果。南昌大学牵头成立的江西绿色食品产教联盟就是成功的典范。

该校针对联盟内企业需求研发的南酸枣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创新与应用,去年拿到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产教联盟成立后,沟通成本缩减了,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做研究,贴近市场前沿,贴近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又服务企业,服务行业。”联盟负责人、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陈军说。

近年来,江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青年长江学者等一系列零的突破。

2015年以来,江西全省高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48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获国家级奖励8项。高校在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占比逐年提升,从2015年度的38.3%提升到2019年度的66.9%。

校企科研合作成果丰硕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校企之间供需信息不对称,创新工作“供需脱节”“供需不平衡”,大量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移转化;科研人员价值得不到充分保障,积极性降低。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校企通合作平台,加大技术经理人队伍培养力度,保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进一步调动高校科技人员从事校企合作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说。

(责编:罗娜、吴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