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三部曲” 逐梦新征程

——南昌市东湖区2020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纪实

2021年01月27日07:13  来源:江西日报
 

  春华秋实,又是一年。时间,记录前行的步伐;年轮,写下奋斗的篇章。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水的双重“大考”,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东湖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爬坡迈坎,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拼在一线,交出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优异答卷。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0年,该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400亿元,同比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限额以上贸易业零售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完成财政总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4.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560元,同比增长5.7%……

  数字见证发展之势。这一年,改革全面发力,发展蹄疾步稳,全区综合实力大步跃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这一年,“奋斗”一词贯穿东湖发展始终,社会平安稳定,民生持续改善,文化不断繁荣,改革纵深推进……站在新起点上,一幅崭新的“十四五”蓝图正在这里徐徐绘就。

  强攻产业 为发展提质

  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特殊年份会被铭记。

  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东湖区克服全区开放式小区多、密集型公共场所多和外来流动人口多的实际困难,划分709个全域网格,创新“七个来”工作法,探索“三变”管控模式,细化落实“四早”举措,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疫情防控战。该区用21天时间控制住疫情蔓延态势,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实现住院患者“清零”,至今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

  去年7月,面对接近历史最高水位的特大洪水,东湖区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科学研判,精心组织,及时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在圩堤防洪等级较低的扬子洲镇设立战时指挥部,坚持24小时滚动会商、汛情研判预警、应急桌面推演,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洪救灾的攻坚战。该区广大干部分片负责、包干到堤、责任到人,紧盯重点圩堤、地质灾害多发点和险工险段实施全天候巡查排险,与人民群众一道抗洪灾、战洪魔,共同构筑了一条坚不可摧的生命大堤。据统计,该区累计投入2.2万人次,处置险情58处,转移安置群众3814人,最大限度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

  一年来,面对疫情和汛情双重大考,东湖区科学应对、沉着应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该区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发展保持了“进”的态势。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居全省第一方阵。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活力所在、潜力所在。

  去年以来,东湖区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在项目建设上抢时间、补要素、提进度,全年共实施73个、总投资达471.88亿元的重大重点项目,项目数量、体量、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此外,去年,该区60个重大重点项目已开工46个,开工率达76.6%;完成投资73.1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5.3%,比上一年同期高出4.3个百分点。其中,新地商务中心等项目圆满竣工,苏宁广场、城泰0728商业中心、江旅·都市方舟等项目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赣电中心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去年,该区还新增省市服务业龙头企业23家,并成功举办了“南昌市‘稳促五一热、大干红五月’消费促进季暨百花洲购物节”等系列活动,使得商贸活动更加繁荣。

  在疫情形势最严峻之时,为确保招商力度不减、成效不减,该区创新招商方式,变“线下”招商为“云端”招商。目前已投产的投资额达3亿元的浙北新零售商超江西总部项目,成为南昌市首个在疫情期间,通过“云招商”实现网络签约落户的项目。

  一个个大而优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该区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为了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东湖区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并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刻转变政府职能,变企业上门为干部主动下沉,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搭建线上政银企对接平台,帮助南昌白云药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需求。2020年,该区严格落实惠企政策,仅区税务局征收的税收和非税收入就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5亿元。此外,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该区精简优化审批流程,目前,区本级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办理率超80%,其中24项实现“一次不跑”、480项实现“只跑一次”,真正让该区成为客商云集的投资热土、项目成长的“黄金洼地”。

  擦亮品牌 为老城添色

  如果说项目是东湖区发展的生命线,那么人文则是东湖与生俱来的基因。

  作为南昌市的老城区,东湖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可以说,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东湖的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去年以来,该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百花洲文化艺术休闲旅游街区,打造南昌历史文化的“会客厅”。该区围绕“一核四区六街”的建设理念,采取诗、书、画、影和文、商、旅相结合的方式,深度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重点打造梁书美术馆、百花大舞台、湖畔美书阁等特色旅游人文景观点,并依托东、南、北湖三湖静态景观,构建整体联动的三湖沿线多媒体艺术灯光动态景观,充分彰显东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肌理。

  如今,漫步于百花洲文旅街区,梁书美术馆、湖畔美书阁、贡院井、百花洲亭、九曲桥……一个个精美的“打卡点”让人应接不暇。

  不只是百花洲,走在整个东湖区,只要放慢脚步,就会发现,这里处处是人文景观。

  如何擦亮人文东湖的品牌,为城市发展增添一抹亮色?

  弈棋落子,布局为先。该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围绕落实“彰显省会担当”的更高要求,通过挖内涵、强功能、提品质、美形象,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韵豫章、人文东湖”。

  一年来,该区通过推进百花洲文旅街区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了百花洲“新十景”,让文化在百花洲畔“怒放”。提升改造后的八一公园碧草如茵、鸟语花香、游人如织,呈现出一幅“夜游百花洲·梦回豫章城”的精美中国画。

  一年来,该区做了一系列叠山理水的大文章。随着佑民寺的外显,百花洲的改造,贤士湖的梳理,以及东湖意库的搭建,一步步将美学唤醒。

  为了提升城市颜值,让老城焕发新貌,2020年,东湖区全面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全年共投入8.37亿元实施144个建管提升项目。

  在改善城区环境方面,该区去年完成了章江路集贸市场间距路等15条背街小巷整治,将“马路本色”行动由城市主干道向小街巷和社区延伸,实现全覆盖;并在全市率先建成“互联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城区基础完善了,城市也会变得更美好。2020年,根据南昌市委、市政府唱响“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的要求,东湖区利用拆违拆临、旧城改造、道路退让腾出的街角零星空地,新建了上营坊地块、胜利路西万宜巷、王家庄等12个城市“邮票绿地”和苏圃园、章江园2个城市公园,进一步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城市目标迈进。

  随着樟树林、蛤蟆街和蓝海广场等夜市街的迅速发展,以及福州路酒吧夜市街区的建设完成,不仅白天的东湖更美了,夜晚的东湖也更有亮点了。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貌,东湖区正在成为展示南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兜底民生 为幸福加码

  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须做好民生大文章。

  一年来,在发展前行的道路上,东湖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

  去年,该区全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共计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该区坚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普惠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推动民生工程的速度与效率中——

  去年,该区十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中,除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因施工过程中房屋鉴定为C类危房,需加固改造而延期至今年一季度完成外,其余9项均克服疫情影响如期完工。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服务群众的用情和用心中——

  去年,该区发放困难群众物价补贴220万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847人,“4050”人员再就业1441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为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该区建成滨江社区等22个社区邻里中心并投入使用;为解决老年群体用餐难题,该区上线运营了8个“时间银行·幸福食堂”子项目;为完善“15分钟健身圈”,在湖滨西路新建社会足球场7块,全区新建体育场地37片,新增全民健身路径29条,街道健身路径普及率和健身器材普及率均达到100%。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居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中——

  去年,该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三项占比持续提升,分别为112.53%、70.59%、98.57%;全年举办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巡演10余场,服务群众4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4万人,建档39万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

  回首过去,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放眼未来,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展望“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东湖人民的幸福就在脚下。

(责编:罗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