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横牛背浅塘春意浓

2021年02月05日09:56  来源:江西日报
 

牛,一生脚踏实地,俯首耕耘,劳累终生,不图回报,深得人们喜爱。不少文人墨客以牛自喻,或抒发情感,或寄寓志向,或吐露心声,真可谓耐人寻味。南北朝时的陶弘景在一首“退休诗”中,便是以“牛”自喻:“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且鞭抽。”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心愿。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曾自喻为牛,手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以牛自喻,自称“耕砚牛”,到老还提醒自己:“不愁忘归路,且有牛蹄迹”。

画家李可染,更是一生酷爱画牛,画室里挂着“师牛堂”横幅。他画的牛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其以“牛画”而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精神感动同行。晚年曾书一条幅:“鞠躬尽瘁师牛堂,闻过则喜缺识斋”,以此表明自己的心志。

《浅塘渡牛图》(如下图)是李可染晚年力作,用笔趋于老辣,寥寥数笔,将垂柳下儿童牧牛涉水的情景描绘得极为生动。图中绘两牛浮于塘中,坐在牛背上的牧童穿短衣短裤,憨态可掬,手执竹梢,回望催促身后的牛。上方疏柳拂风,春意盎然。画面多以淡墨、浓墨、焦墨之法出之。柳树用墨色加水层层皴染,浓淡变化,令人感觉到枝叶茂密,少许留白处更突显层次。水牛用墨焦而见润,湿而见笔,墨的层次变化使水牛的质感、动感跃然纸上。牧童的线条用金石笔法顿挫写出,简而气足。牛角及牧童衣纹线条,笔法古拙,极有力度感。最妙的是塘中之水未着一笔,却觉水泽四面,颇有妙趣。( 李喜庆)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