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区

吉安市吉州区:立足新时代 擘画新未来

2021年03月04日07:29  来源:江西日报
 

“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900多年前,北宋著名诗人苏轼这样描述吉州城的壮阔与秀美。

900多年后,吉州城的人们,用勤劳与智慧,将古人的咏叹不断化作实景。新的变化和新的惊喜,日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

2014年以来,吉安市吉州区连续六年荣获全省综合考评先进。放眼域内,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全区GDP达238.5亿元,财政总收入19.6亿元,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新风貌。

时光迈入2021年,吉州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以“五个作示范、四个勇争先”为目标——即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更高需求上作示范、走前列;在创新驱动、做大做强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上勇争先、创一流,奋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区,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新的使命,召唤着37万吉州儿女在新时代奋勇向前。

城乡功能品质更新换代

2月19日,走进吉州区古南镇街道桃树下社区如意苑小区,统一改造的楼栋外墙、齐全的运动设施、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让人难以将其与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工厂宿舍区联系在一起。

“我们先后申请资金2000余万元,对整个如意苑小区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如今已完成80%。”古南镇街道武装部部长黄晓安介绍道:“此前居民的违章搭建全部拆除,外挂式防盗网也统一更换,并添建了篮球场等公共设施,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如意苑小区所处的跃进路,在上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曾是吉安市区工厂企业的集中连片区域。为帮助本地居民保留文化记忆,古南镇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利用旧厂房建设跃进路工业记忆展览馆,馆内展陈片区内工业企业的老物件、老照片等。“饭后来这里走走,就回想起自己火热奋斗的青春。”小区居民姜娅说道。

2020年,吉州区投资4.7亿元,对36个老旧住宅小区进行改造,涉及居民户数达19941户。通过违建整治、绿化景观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特色文化塑造等一系列举措,大量居民生活中的“痼疾”得到根治,公共服务短板得以补齐,文化情怀得以传承。

作为吉安市的中心城区,吉州区在2019年起开展的全市“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中,以“首善之区”的担当,紧紧围绕“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理念,在大刀阔斧破除城市顽疾的同时,从细微处入手,为群众构建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

2020年,该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审批并开工建设71台,当年交付使用21台。垃圾分类试点进一步推进,“以克论净·深度清洁”保洁模式拓展到全区所有主干道,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攻坚工作正紧张开展。

城乡并进,量质齐升,全区81个村点同步提升品质。在长塘镇,一条崭新的S442乡村公路横跨北部,串联起广袤的田野,与周围的乡村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吉福路示范带,15个特色村点及沿线景观提升项目已全面完工。全区建制镇公厕建设及农村厕所革命同步推进,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日趋完善,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100%。

现代产业体系提档升级

2020年12月23日,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吉州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江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联姻”江西铜业集团,实现靠大联强,涅槃重生。这是吉州区坚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产业链“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吉州区锚定“工业强区”核心战略,全面推进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机械装备、食品医药“1+2+N”产业倍增行动,通过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持续延链补链、铸链强链,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0年,全区建成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32%,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营业收入迈上200亿元大关。全年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7个、总投资200亿元,其中“5020”项目有新加坡上市公司万德国际集团等3个。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江西电缆有限公司,首期投资4亿元重启江西电缆公司500kV超高压生产线,力争三年内实现产业倍增,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营业收入全年将突破200亿元大关。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吉州区正加快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该区工业园深化运营机制改革,以平台公司为桥梁,搭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平台,让园区平台从“管委会-平台公司”的封闭式运作转向“管委会-平台公司-社会资本”的开放化合作,使过去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变为“区域资源综合配置平台”。

同时,该区坚持把产业平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打造了产城融合新兴区、高铁经济对接区、现代服务集聚区和都市田园观光区“四大板块”。涵盖城北新区、工业园区、樟山新区、长塘特色小镇一体化发展的产城融合新兴区,被列为全省15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

在“工业强区、生态立区、商贸兴区”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吉州区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四化”发展,高标准农田总面积建成达9.8万亩,富民产业种植面积达8万亩。2020年,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档升级,城南市场凯旋汽车城二期、港耀(跨境)电商城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引进商户200余户,新增面积17万平方米,总面积达165万平方米。万佶物流、舌尖王国、赣中快递电商物流园等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企业达348家,云仓、智能分拣系统试运行,实现了中心城区“零”的突破。

数据显示,去年,吉州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6.7亿元,同比增长4.8%。一整套具有鲜明吉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改革创新成果加快转化

2020年8月,江西宏业铜箔有限公司与河南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暨吉安市首个5G电子铜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吉州区签约并揭牌。这标志着吉州区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结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之路上,又收获一枚沉甸甸的“硕果”。

在创新驱动、做大做强工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上勇争先、创一流,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吉州区而言,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迎难而上的主动选择。

面对经济发展总量不大、质效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短板,吉州区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通过瞄准“1+2”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吉州区聚焦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并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和省级技术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创建的扶持力度。2019年,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17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33%。2020年,全区有48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公示,较上年增长67%。吉安创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50家。

向改革要动力,“软硬件”同步提升。近年来,吉州区全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行“一门、一窗、一链”审批服务和“容缺受理+承诺制”,同时建立起全区产业链重点企业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

如今,吉州区“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行政服务事项可办率达到95%,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集中率达98%,“好差评”满意率达10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2020年,吉州区被授予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

民生保障事业持续改善

“这是我们2018年启用的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大数据‘云平台’,分成组织领导、作战地图、重点帮扶、建档立卡、‘6+N’行动、新闻信息、考评考核七个模块,只需轻点鼠标,全区脱贫解困对象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和帮扶举措等信息就会在大屏幕上显示。”2月20日,吉州区脱贫解困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

从2015年开始,吉州区在推进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结合城镇人口多、困难居民多的实际情况,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城市社区精准脱贫解困工作。多年来,吉州区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根本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共同富裕。

围绕“四个不减”要求,持续推进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重点在“清零”“转型”“接续”“挂牌”上下功夫,做实“两业”扶贫。截至2020年12月,全区农村建档立卡1458户444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建档立卡7058户11510人全部实现脱困。为确保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吉州区牢固落实“遇困即扶”工作机制,将全区“两类人员”105户329人全部纳入动态监测,确保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不致贫。

“志愿者每月一次上门服务,真是帮了我们这些独居老人的大忙!”拉着助老员肖招秀的手,家住北门街道的86岁老人赵永芳高兴地说。

2020年,吉州区建成使用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中心,并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困难老人开展实体援助服务和基础信息服务,精准帮扶辖区内年满60周岁的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难人群。

在此基础上,吉州区着力做好“4050”人员、城乡贫困户、农民工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累计发放企业稳岗补贴748.97万元、社保补贴839.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7755.9万元,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建成区保育院分部7个,小区公办普惠幼儿园28个,新建扩建吉安八中城北分校、新村小学、田侯路小学等学校,新增校舍9.2万平方米。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实验室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

2020年,吉州区全年民生财政支出3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4%,民生事业得到持续保障和改善,社会事业实现全面提升。

党建引领发展深入推进

“在城北幼儿园项目建设中,我们组织优秀党员成立项目管理组,全体党员带头下沉一线,将建设任务分解,党员认领任务,通过‘挂图作战、限时销号’‘周调度会’等方式,不到一年时间就高质量完成了项目建设,比预定建设工期提前半年。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得益于‘支部建在项目’上。”吉州区城北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该区坚持“哪里有需要,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发挥到哪里”,深入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工作模式,通过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十大攻坚组和30多个市、区重点项目上成立临时党组织36个,引领700余名党员干部奋战在项目一线,凝聚了攻坚新力量,树立了干部好作风,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特别是在抗击疫情期间,该区还将临时党组织设在项目一线,向抗疫一线、产业链等延伸,在车站、高速路口体温检测点和社区等防控关键处建立临时党支部12个,筑牢组织钢铁长城,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该区创新实施 “红色吉州·智慧党建”项目,推广“三方组合”管理模式,探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深入网格中”的“红格子”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划分522个区域网格,派驻1300余名“红管家”网格员,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社区治理格局。“两新”党建紧扣商圈、商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重点发力、逆势上扬,助力经济发展。率先在全市成立区级互联网行业党组织,江西万佶物流有限公司成功建成全省首家大数据物流中心平台,成为全市“三化”建设示范点。探索“红色商圈”党建联盟“三方融合、四事联办”模式。

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该区紧扣党建主责主业,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区四套班子“头雁”效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断巩固发展吉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结束语

历史的长卷,总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在持续奋斗中写就。今日吉州,城乡功能品质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奋斗的豪情和充满希望的力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涌动。

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吉州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伟大号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和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五个作示范、四个勇争先”,迈出奋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区的坚实步伐,以优异的发展实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