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少数民族文艺70年的歌唱家胡松华——

爱人民所爱 美民族之美(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报记者 施 芳

2021年03月19日07: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小传

胡松华,1930年12月生于北京,男高音歌唱家。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历任中央民族歌舞团艺委会副主任、合唱队长,中国交响乐团一级演员。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任独唱,在中国首部音乐故事影片《阿诗玛》中录唱阿黑全部唱段,在原创大型歌剧《阿依古丽》中饰演男主角阿斯哈尔。演唱的《赞歌》《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塔吉克牧人之歌》《吉祥酒歌》等歌曲深受欢迎,获中国金唱片奖、40年广播首唱“五洲杯”金曲奖、“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我最喜欢马,因为它有一种一往无前、吃苦耐劳的品格。”冬日午后,胡松华在采访中说。

确实,在这位老歌唱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马的“踪迹”:微信名叫“老马”,头像用的是白色老战马;家中摆着形态各异的马的雕像;新近完成的画作上,五匹骏马长鬃飞扬、四蹄生风……

胡松华属马,犹如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在音乐天地里驰骋了七十载。

“书画乃有形之歌声,歌唱乃有声之书画”

从《森吉德玛》到《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胡松华演唱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蒙古族风格歌曲。

胡松华是家中长子,父亲是位老中医兼书画家,一心一意要将他培养成画家。从6岁开始,便送他到国子监上学。同时,请赵梦珠、徐凯、金毓远三位画师上门授课,一学就是13年。

“师从名家,其艺也精”,多年勤学苦练,胡松华打下了扎实的书画功底。及至进入北京第五中学就读,音乐老师马常蕙发现胡松华有一副好嗓子,极力劝说他担当《黄河大合唱》的领唱。“不能吃开口饭!”老父亲不同意,胡松华只能回绝了马老师的苦心安排。

怀着“画遍四方”的心愿,后来,胡松华背着画笔,坐了一天一夜火车,来到河北正定,成为华北大学的一名学生。1949年5月23日,即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周年之际,学校文工队成立。特派胡松华设计了队旗,这算是他到解放区的第一幅书画作品。除了写标语、办校报,胡松华还主演了秧歌剧《兄妹开荒》等,独幕话剧《粮食》《打得好》,生动地塑造了八路军连长等人物形象,随后他被选调到华大文艺三团工作,吃上了“张口文艺饭”。

“书画乃有形之歌声,歌唱乃有声之书画”,虽然没有实现儿时的梦想,但书画仍是胡松华的一大业余爱好,每每有人问他养生的方法,他总是笑答:“不过是多年来坚持书、画、歌三艺互助养气罢了。”

“要唱好‘马背歌曲’必须体验马背上的感觉”

“英雄的祖国屹立在东方,像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一曲《赞歌》,胡松华在国内外演唱了数千遍,打动了一代代人。

这首歌诞生在一夜之间。1964年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主创人员和部分主要演员住在老西苑饭店内,日夜奋战。临近公演的前一天夜里,总指挥部要求,为增强喜庆气氛,增加一首蒙古族音乐风格的男高音独唱歌曲,以舞伴歌。

谁来完成这个任务?一是考虑到胡松华刚从内蒙古草原体验学习回京,二是5年前,他的第一首成名曲,号称“草原梁祝”的蒙古族歌曲《森吉德玛》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总指挥部和导演团音乐组长时乐濛等当即决定:让胡松华上!为此,胡松华连夜创作。黎明时分,这首歌诞生了,定名为《赞歌》。由作曲家赵行达伴乐、配器,经过三天紧张排练,这首歌在舞台上就通过了审核。

临近公演,胡松华恳请时乐濛同志:“让我的老师哈扎布参演几场《赞歌》吧!”哈扎布很欣赏《赞歌》中新长调和短调的大胆“联姻”,欣然参演。

“要唱好‘马背歌曲’必须体验马背上的感觉”,胡松华说,哈扎布是他在内蒙古结识的,当时胡松华跟着哈扎布系统地学习了古典牧歌长调歌唱技艺,在马背上边放牧边学唱长调。“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就是五夜也编创不出《赞歌》。”胡松华说。

能声情并茂地演绎我国各民族风格的歌曲,外国歌剧咏叹调也照样唱得轻松自如,听过胡松华歌唱的人都会诧异:为何同一歌喉演唱,风格却变化万千?胡松华总结为“广学古今中外法,扎根边疆保元真”的创作方法。

几十年间,胡松华深入48个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歌舞,不断汲取民族音乐的丰富营养。通过多年的拜师学艺,胡松华熟练掌握多种传统和民间演唱技艺,被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我们自己的歌唱家”。

与此同时,胡松华利用出访演出的机会,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将国际美声技法与多民族传统技法巧妙融合。有音乐界人士称赞他“闯出了一条宽广多彩的歌路”“其风格浓郁、技法科学、演域宽广、生气常存的歌声在中国整整影响了两代人”。

“帮助少数民族贫困歌手,这是我的责任”

“边疆的生活和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营养,成就了我的歌唱之路,我是各民族人民的儿子。”1992年,年过花甲的胡松华自筹资金,甚至卖掉了父亲留下的四合院,开始投入到12集音乐电视艺术片《长歌万里情》的拍摄之中。

一路欢歌一路情,摄制组拍摄了近1万分钟展现少数民族风采的歌舞画面,分别以“十万里路歌与情”“高原雪域情”“湘黔山寨情”等为题,生动反映各民族群众的心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边疆生活,胡松华不时遇见一些颇具歌唱天赋的年轻人,遗憾的是,他们因贫穷无法走出家乡,难以在舞台上一展歌喉。2000年,嗓音正处于最佳状态的胡松华毅然暂别舞台,南下珠海后,在朋友帮助下创办艺术研究室。“办研究室,帮助少数民族贫困歌手,这是我的责任。”胡松华说。

白天一对一教学,傍晚一边在珠江畔散步、一边交流演唱技法,晚上准备教案,1300个日夜,胡松华对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因材施教”,倾尽心血。2003年12月10日,一场《雏雁飞鸣》毕业音乐会在广州举行,台下掌声雷动。

“战友”,这是胡松华对爱人张曼茹的称呼。无论拍艺术片,还是办研究室,张曼茹都是坚定的支持者,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改变。

“她拼尽了全力”,2020年5月,相濡以沫60多年的爱人离去了,胡松华至今难掩悲伤。长期骑马落下的腰伤和静脉曲张仍在治疗中,但他的工作一直没有停顿,制作教学片、整理书稿,每天忙碌到深夜……

唯有真情最动人(记者手记)

从艺70年,歌路越来越宽广,歌声越来越嘹亮。胡松华的艺术生命力从何而来?源自于他对艺术的无限热爱。

因为热爱,他把艺术之根深深地植入大地,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因为热爱,他博采众长不断超越自我,虽年过九旬,仍然攀登不止。他甘愿做铺路石,倾尽心力培育少数民族新人,以回报各民族人民的哺育深情。

还有什么比从心底流淌出的歌声更动人呢?在那些荡气回肠的歌曲里,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一位老歌唱家的赤子之心和民族团结的浓浓情意。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