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风景(美术欣赏)

——张武昌的水墨人物画

徐恩存

2021年03月22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武昌是在现实生活历练中成长并成熟起来的画家。数十年的火热生活,使他得以在寻常中去粗取精,发现人与现实的本质,并最终滋养他的艺术。

张武昌认为,中国画形成并完善了笔墨系统,成为“非文字艺术”的“感性符号”的表现形式,重在传达内心的节奏、韵律、力度与结构,以表达人的深层心理。

张武昌的人物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在写意的原则下注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经过内心调节之后的平稳、和谐与静谧的韵律感,画面因而洋溢着一种音乐之美。并且,画作在意象之间、笔墨之中蕴积成“中和之美”,在理性的形式和感性的直觉中结合为笔下人物的心理情态,使之产生特殊的审美意趣。

张武昌的《齐白石像》《张大千像》《叶浅予先生像》等作品,力求在水墨渲染中,以笔线生动的技法表现画面主体人物的虚实结合,并突出人物的意绪内心,达到“风神骨气者居上”的高度。作品中,画家以“形神兼备”和“骨法用笔”为主,以虚实、疏密、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营造了远近、前后等空间关系。在人物面部刻画上,吸收了些许素描手法,在明暗、骨骼、神情与风范中,把人物表现得更为充分,获得了形神兼备的效果。画家在有限的尺幅中完成了内外转换合一的过程,使物象内心化,情绪化,追求“游心物外”“无我之境”的理想境界。

张武昌的许多作品都有这种虚实相融的特点,从笔墨语言入手探讨虚实,进而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在《长征》《转战陕北》《彭德怀将军》《追梦》《关山月》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转战陕北》中的人物是“实”的,环境是“虚”的。前者生动表现了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毕生奉献的场景与片段:两位革命家骑马眺望远方,在骑马的运动感中,使动静、虚实发生转换,产生强烈的艺术氛围,给人以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藏而不露的远景与陕北高原的土坡,是“虚”的;露而不藏的人物,是“实”的。画家在画面处理上,扩大了画面的空间感。

《陕北情怀 知青岁月》百幅连环画将北京知青在陕北插队的故事与画家个人的知青生活结合,历时5年创作完成。区别于传统的人物线描方式,该作品增加了黑白灰画面效果和结构、透视、解剖等元素。为了能让作品更具真实性和教育意义,张武昌曾8次赴陕北采风,最长一次在梁家河村住了60天。

在张武昌的《孙中山》《春天的故事》《祖国万岁》《拓荒者》《白鹿原》《莲花山放歌》《雷锋》《黄土情》《冠军风采》《雪域矿工》《高原风情》等作品中,笔墨浸润着感性的色彩与精神的美感。张武昌希望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唤起人们的记忆,在记忆中复活那些革命事业中的英雄人物与可歌可泣的普通人。

(责编:邱烨、毛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