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 “声”入人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配音艺术的创新启示

对话人:童自荣(译制片配音演员) 姜广涛(配音导演) 山 新(动漫游戏配音演员) 任飞帆(本报记者)

2021年03月26日08: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配音最重要的是理解和表达,理解是输入,表达是输出。每拿到一个角色,都要仔细琢磨、不断练习,直到把角色“配”出光彩

好的配音可以在“语种适配”与“贴合人物”之间求得最佳平衡。随着国产动漫、游戏的崛起,配音行业越来越正规、制作越来越精细、观众越来越肯定,形成正向循环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科技如何发展,对艺术的全身心投入,对精品的不断追求,是不变的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译制片的辉煌时期,诞生了《追捕》《佐罗》等家喻户晓的译制片,配音演员参与塑造的诸多经典角色成为人们难忘的回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层出不穷,配音领域不断拓宽,配音演员和配音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我们邀请“佐罗”(电影《佐罗》)配音童自荣、“萧十一郎”(电视剧《萧十一郎》)配音姜广涛、“洛天依”(虚拟歌手)音源山新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员,共同探讨配音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言之有物

用声音实现人物形象再创造

记者:三位配音演员都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声音形象,请详细谈谈如何用声音塑造角色?

童自荣:配音最重要的是理解和表达,理解是输入,表达是输出。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电影译制厂引进电影《佐罗》,让我为惩恶扬善的蒙面英雄佐罗配音。佐罗是侠客,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百姓伸张正义,很有魅力和威慑力。现实生活中,为了迷惑敌人,他假扮成轻浮软弱的“总督”。为了更好地区别两个人物,我把一些戏剧表演的经验应用到配音上,比如通过服装来区分:在给“佐罗”配音时,我穿上硬头皮鞋,人立刻端正起来;给假总督配音时,我就穿上拖鞋,人也会变得闲散一些。在“佐罗”之前,我已有5年的配音经历,大多是小角色。每拿到一个角色,我都会仔细琢磨、不断练习,直到把角色“配”出光彩。

山新:不要轻视任何一个角色,因为每一个角色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我主要为动漫、游戏、新媒体等配音,配音前会根据人物外形等设定进行声音设计。如果一个动画人物眉间皱纹多,性情比较压抑,声音上我会设计得低沉沙哑一点;一个角色走路驼背含胸,不够自信,那我在声音表现上也会怯懦一些……总结出每个角色的一系列特点之后,这个人物的声音形象自然就凸显出来。在为《罗小黑战记》系列动画片中13个角色配音时,我就是这么做的。

姜广涛:我认为,配音最关键的不是音色而是表演。配音讲究的是“还魂”,是能否在作品中展现人性。在20多年的配音生涯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产电视剧配音。作品到配音阶段,演员已经确立了表演方式和节奏,这时配音演员不仅要与角色共情,还要贴合已经树立起来的人物形象。我们的工作可能和翻译家类似,好的翻译不会挡在读者和原著中间,人们甚至不会感觉到翻译的存在,好的配音也是如此。

童自荣:所以说,配音演员要永远站在幕后,与观众保持距离,留有一份神秘,这样才能让观众专注于角色。

记者:近几年,配音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配音演员也有明星化趋势。

山新:确实,随着配音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声音的力量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配音队伍中来。行业蓬勃发展,配音从业者的工作环境也有很大改观。“明星”配音演员们正在用自己的声音打动更多人。

言近旨远

让观众领略无穷的语言魅力

记者:随着观众外语水平提高,“原版加字幕”成为流行的播映形式,当语言障碍逐渐消解,译制片将迎来怎样的未来?

童自荣:电影是声画艺术,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会干扰对作品的欣赏。另外,字幕往往只显示关键台词内容,失去了很多口语表达独有的细节、色彩和味道,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大打折扣。相比之下,译制片的创作空间更大。

山新:过去我们一提到给外国动画片配音,很多网友不支持,他们认为原声更“原汁原味”。其实好的配音可以在“语种适配”与“贴合人物”之间求得最佳平衡,好的配音,听众是能听出来的。最近我们配音的某部外国动画结束时,“配音老师辛苦了”的弹幕在整个画面刷屏,让人感动。随着国产动漫、游戏的崛起,配音行业越来越正规、制作越来越精细、观众越来越肯定,形成正向循环。我认为,年轻人对汉语配音的追捧,也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当代青年更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

记者:一些年轻观众不习惯上世纪80年代译制片的翻译风格,认为“拿腔拿调”。大家怎么看待“译制腔”?

姜广涛:那个年代的配音方式是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的。不能简单看一两个片段就断章取义,当你沉浸在故事中,自然会被配音演员精湛的演技所折服。比如邱岳峰老师为《简·爱》中的罗切斯特配音,能让人从声音中感受到那个孤僻冷傲却又渴望温暖的灵魂。

童自荣:这种配音方式是由那个年代的影片风格决定的。现在的影视和动漫语言更生活化,配音风格也更自然。我后来为《棋王》《哈利·波特》《玩具总动员》《大圣归来》配音,没有人说我“拿腔拿调”。配音为影片、为角色服务,要与影片、角色风格一致。

山新:我们现在录制动漫、游戏作品,也是要尽量跟原片表演风格相一致。

言为心声

技术发展,坚持追求

记者:现在,配音已经不仅仅应用于译制片、国产剧、动画作品,还应用在游戏、广播剧、有声书等更广泛的领域。不同年代不同艺术中的配音有哪些“变”与“不变”?

山新:大学毕业后我坚持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配音演员,起步阶段很艰难。这些年,随着国产动漫、游戏崛起,配音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新技术也赋能配音艺术的发展。比如,很多动画配音先行于动画制作,摆在配音演员面前的只有简单的人物示意图和背景图。演员配音的同时也对演员进行表情和动作捕捉,创作者根据配音演员的表情和动作进行绘制,使动画更加生动可感,这就为配音演员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还有一些新的配音形式,比如虚拟歌手“洛天依”,利用智能语音合成技术,人们只要在相应程序中输入旋律与歌词,“洛天依”即可用配音演员的声音唱出歌曲,并生成相应的肢体动作——这是“专业作者生成内容”与“用户生产内容”的有机结合,满足了青年群体的创作需求,真正做到“唱出大家心中的歌”。

姜广涛:在译制片的“黄金时代”,上海电影译制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是译制片出品的主要阵地。童老师来自上海电影译制厂,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为电影配音,配音前辈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深深影响了我。我记得那时候为一部电影配音,需要所有演职人员一起开会,共同研读台词,创作氛围特别浓厚。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走进录音棚,由专业放映师放映影片。面对银幕、对着话筒,和同事们配合着呈现电影人物的喜怒哀乐,非常有仪式感。再往前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一部影片配音,配音演员从思想上、艺术上解析影片,撰写角色心理分析报告。重要场次的戏甚至要演员完完整整表演几遍,才能进录音棚。配音演员都要把台词背下来,这样才能缓解口型负担,全神贯注于表演角色本身。2000年之后,配音大多在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有了分轨技术,不再需要配音演员集合在一起工作。科技的进步让配音更真实,艺术表现力更丰富,也更容易操作,难的是保持对艺术创作的那份尊重与执着。

童自荣:无论时代怎么变化,科技如何发展,对艺术的全身心投入,对精品的不断追求,是不变的。新一代配音演员不仅传承着中国配音的好传统,更在挑战更新更多样的配音课题,令人充满期待。

(责编:邱烨、毛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