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胡同又逢春

丁维峻

2021年03月27日10: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胡同是先人留给北京的传家宝,古都的历史文化大宝库。“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胡同历代变迁

北京的胡同源于元代。元大都以皇宫为中心,四周建五十坊,坊内纵横交错的街巷即胡同,形成大片棋盘式胡同路网,构成大都城格局。明永乐时将城郭南移改扩建,嘉靖时又向南增筑了外城,北京城从此以凸字定型。经清、民国发展,到1948年,北京城存有胡同3200余条。

新中国定都北京后,紫禁城和中轴线两侧古建得到保护,而随着办公、服务、交通等建设迅速发展,老城也不断变化,部分胡同被拆除。

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系列保护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北京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同时,切实加强了对古都风貌的保护。将老城的核心构成,即两轴、四重城郭、棋盘路网、六海八水、九坛八庙作为整体进行保护,扎实推进中轴线遗产保护。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从2017年到2019年,北京市政府在核心区2336条胡同治理开墙打洞达4.5万处。按照“背街小巷是最能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的要求,老城出现了口袋公园、墙根花园、架空线入地、不停车街区、“最美街巷”等新气象,老胡同焕发了无限生机。

讲好胡同故事

胡同历史文化极为丰厚:民俗文化多样,古建艺术多彩,从王府名园、学堂老校、会馆戏楼、百年老店、工艺作坊,以至商业老街、古树名木,到处都有历史遗迹,饱含人文底蕴。

最重要的是,在胡同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名人数不胜数,如文天祥(府学胡同)、李时珍(东交民巷)、曹雪芹(小石虎胡同)、林则徐(福州馆前街)、詹天佑(东不压桥胡同)、孙中山(张自忠路)、鲁迅(宫门口三条)、齐白石(跨车胡同)、梅兰芳(护国寺街),还有在胡同里读过书的钱学森(安平里实验一小)、杨振宁(西绒线胡同三十一中)等,700多年谱写的恢宏史诗,与民俗、遗迹、古建等一起,汇成胡同历史文化宝库。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现在,有些年轻人不了解胡同历史文化,需要补上这一课。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讲好胡同故事。如今,老城不少街道都重视收集胡同历史文化,有的还建起胡同博物馆。今年是建党百年,可以重点讲胡同与党的事业有关的故事,如: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沙滩北街),李大钊(文华胡同)领导中共北方区委革命活动,向警予(冰洁胡同)扮“用人”掩护党员安全转移,高君宇(腊库胡同)装“厨师”摆脱军阀缉捕,邵飘萍(魏染胡同)为真理献身,刘少奇(四眼井胡同)在北平推进白区对敌斗争,斯诺(盔甲厂胡同)撰写《红星照耀中国》等,这些都是珍贵的红色记忆。

古都焕发生机

胡同逢春,生机无限,新时代为古都风貌的保护开创了辉煌未来。北京市目前实施的城市规划,要求老城不再拆,保护凸形城郭及护城河,扩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最严格管控建筑高度,更好地保护胡同、四合院建筑形态等,既是保护老城的有力举措,也是重建老城的有利条件。

随着综合国力持续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住进院有空间、屋接地气、安详宁和的新型四合院,可能成为未来的居住新时尚。设想不久的将来,北京城不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地下完善现代化设施。地面上,是苍劲端庄的老城墙(城楼),城内平缓开阔的胡同(四合院)棋盘路网,簇拥古建连串的中轴线,中心屹立着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未来的北京,既还原古朴端庄的历史文化古城,又是高度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她将以独特的魅力,更有力地展示中华灿烂文明,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责编:帅筠、毛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