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涉农资金、涉农金融服务需求旺盛。如何充分保障“三农”客户资金需求和农业生产重要物资供应、如何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活水”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的重要任务。
作为驻赣国有大行,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要求,出台多项措施,倾斜配置信贷资源,顺应春耕备耕信贷需求广、金额小和时间急等特点,积极开展信贷需求调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方位满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截至今年2月底,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近725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227亿元,列全国邮储银行第5位,列全省六大国有银行第2位,今年以来累计向全省三农金融客户发放贷款超140亿元,支持近6万户小微企业主和农户。
“老农民”变成“新农人”
近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南陂村杨樟根承包的水稻田上,农户、机械正在抢农时,抓生产,全力投入春耕生产。
杨樟根是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水稻种植规模小、收入微薄,全家外出打工十余年。去年回家过年,杨樟根发现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很多良田都快变成了荒地。他心里很是不甘,便萌发了承包农田的念头,但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一直不敢行动。一次偶然机会,杨新根收到邮储银行吉水县支行推送的小额贷款产品宣传信息,抱着试试的心态联系了该支行信贷肖经理。
“真的没想到现在贷款这么便捷,申请的10万元贷款几天就到账了,真的要感谢邮储银行,服务真是周到,现在我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他激动地说道。在邮储银行的信贷支持下,他承包了近200亩良田种植水稻,从传统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懂融资的“新农人”,不用外出打工在家也能赚到钱。不仅如此,他承包的水稻田吸纳了村里数十名较低收入者,让较为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大家脱贫致富。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在抚州金溪县杨坊村张家组田间地头,大型农机在田间来回轰鸣,无人机在空中高效播撒……张晚克的水稻种植业初步实现“耕种收”机械化,收割机、烘干机、拖拉机、无人机配备到位,通过无人机播撒农药,减少人力成本,更是让科技成果惠及农村田间地头。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离不开资金支持,而资金主要来自邮储银行。
前些年,张家村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田基本没人种植,经营水稻种植二十多年的张晚克见此,便有了承包农田的想法,困于经济状况的原因一直不敢行动。邮储银行信贷经理了解到他的资金需求及存在的困难,当即为其推荐合适的贷款产品,并帮助他拿到了40万元贷款。于是他将村里的田租赁下来种植,种粮面积达1660亩。“以前啊,我手头上不富裕,想干都干不了,多亏了邮储银行张经理帮我贷款,承包农田、购买化肥、办置无人机都需要花钱,我的农田承包规模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今年春节前,张晚克已经同农药、化肥总经销商签订合同并交付定金,供货厂家也承诺根据合同约定将在约定的时间全部运输到货,保证春耕生产。
“绿色通道”保障农资供应
“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我这200亩地的‘口粮’有保障了。”家住贵溪市泗沥镇方家村的杨四林激动地说。杨四林从事农业生产多年,主要种植水稻和胭脂萝卜,种植面积达200亩。今年,杨四林欲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但由于缺少流动资金,他用于春耕备耕的农用物资一直没有到位,邮储银行贵溪市支行在了解情况后,为了不耽误其春耕备耕生产,派出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收集贷款资料,及时上门走访调查,并加班加点整理分析客户资料,解决其燃眉之急。
这样的例子在江西各地都在上演。一笔笔及时到位的信贷资金,为春耕生产播撒了“及时雨”,注入了“强心剂”。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肖天星表示,该分行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接续奋斗,充分发挥好国有大行“三农”业务压舱石作用,为春耕备耕备足资金、谋好政策、做优服务,切实保障“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