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我离开青葱校园,成为一名光荣的税务工作者。当我穿上这身庄严的制服,戴上这枚红色的“中国税务”徽章时,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这责任熔铸着崇高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这责任渗透着庄严的承诺和无悔的追求。2013年7月,我调入办税服务厅工作,坐在了直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岗位上。那时候的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做到“让问题到我为止”。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白天向同事虚心请教,晚上回到家中,针对遇到的问题,对照书本进行反复的学习和思考。办税服务大厅人少事多,我就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来抓紧学习,那段时间甚至连走路都是一路小跑,但依然觉得时间不够,心里就一直想着要尽快熟悉业务、胜任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本上学、身边的同事学以及线上线下学等,终于有了回报。渐渐地我几乎能回答纳税人缴费人所有的问题,办理业务越来越得心应手。以致后来,我的手机号码也就成了纳税人口口相传的服务热线,从早响到晚。无论有多忙,我都会耐心地接听每一个来电,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大大小小的问题我都能给纳税人、缴纳人满意的答复,纳税人缴费人都亲切地把我的手机号码称为“小罗热线”。
去年10月的一天,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我正在整理资料,一家出口企业的法人杨总在申报期的最后一天打电话给我,慌慌张张的说:“我们还有一笔一百多万的出口退税业务需要办理免抵退税申报,这可怎么办啊?”我赶紧把情况对着急的纳税人解释清楚,安慰他一定‘让问题到我为止。’”由于企业无法提供开票信息与进项信息,我只有通过查询电子底账的方法,一张张把企业开具的几百张发票逐一核实,再进行分明细逐一申报。我按流程一步步仔细地操作,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终于在申报期当天帮企业完成了申报业务,杨总在电话那头哽咽了,不断说要请我吃饭,我婉拒了他的好意,诚恳地说:“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延时服务是我们的份内事!”我办完业务匆匆回家,小孩早已入睡,爱人埋怨我说:“你这段时间怎么这么忙?宝宝每天睡觉前总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此刻,我的第一感觉是愧疚,愧对孩子,愧对爱人,没能多陪陪他们。我身边有一大批这样的税务干部,从营改增到减税降费,一直都在默默奉献着,白加黑、五加二、甚至通宵达旦,为的就是践行“让问题到我为止”的庄严承诺。
减税降费期间,我作为袁州区局减税办临党支部支委成员,坚守办税服务一线,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纳税人缴费人的“幸福指数”。为了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我把每天接听纳税人缴费人电话咨询的问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印成小册子,带着同事一起学习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去年减税降费期间,我们减税办共计办理退税一万五千余笔,累计拨打政策宣传电话8800多个,累计为3800多纳税人缴费人办理退税1000余万,实现了应退税款应退尽退。
减税降费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是自然人退税,自然人的退税金额都不大,有些只有几元、几角钱税款,很多自然人嫌来税务局退税麻烦,不愿意来,这个问题确实好难,但作为税务铁军的一员,就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我们就是要做到“让问题到我为止”。
自然人嫌麻烦不愿意上门办,我们就上自然人的门。临时党支部决定对联系不到和不愿上门的自然人实行党员包户。我包的户里有一位住在偏远农村的自然人叫老袁,需要退税200多元。电话联系不到,我就通过他的代开发票明细找购货方了解,终于知道了他的家庭住址。当我信心满满的找到老袁家时,却发现他家大门紧锁,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但我很快振作了起来,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跟村里的老乡打听老袁的去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问了很多人以后,终于有位老伯指着远处的大山说:“现在春暖花开,老袁在山上养蜂呢。”我兴冲冲的往山的方向跑,走到山下才傻眼了,由于昨天刚下了雨,上山的小路泥泞难行,我深一脚浅一脚的爬山,终于在山上找到了老袁。辅导他办好退税手续后,我还告诉他蜂蜜属于免税农产品,他可以到税务局开具免税发票,有问题可以打小罗的电话。老袁听后激动的说:“过去税务干部都是来收税的,现在税务干部不但来办理退税,还给我送免税政策,党的优惠政策好,党的税务干部好哇。”下山时,虽然我满脚泥巴狼狈不堪,但心里却跟吃了蜜一样甜。
今年,我们将迎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大机遇。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遇到多大困难,税务铁军的每一名成员都会坚毅的说:“让问题到我为止”。
(作者 罗玮 指导 杨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