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07月19日18:47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炎炎夏日,有这样一群青年学子,放弃了暑期生活的惬意和悠闲,利用专业所长、所学所知在跋山涉水中放飞梦想,在探寻百年征程的路上激扬青春。

今年暑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学校“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主题,采取“线上动员、属地实践、多队联动”的方式,组织了四支、共百余人参加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实践队伍。莘莘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基层乡村、了解社情民意、追寻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仰,用实际行动忆百年党史,献青年初心。

“行走”的党史思政课堂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来,久久地飘荡在田野间。在浮梁县鹅湖镇柳溪村,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青年学子正在带领孩子们学习党史知识,朗诵经典篇章。同时,他们还利用专业所学在乡村学校开展了“青春筑梦,同心向党”小篆课堂。一篆一抒情,一笔一颂恩,一张张书法作品凝聚了孩子们对党对国的拳拳之心与殷殷之情,“铭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氛围弥漫了整个校园。“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你们在教小孩讲红色故事。你们做得好,就应该让孩子们懂得感激党和国家的恩情,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啊!”被读书声吸引过来的村民满脸笑容,对社会实践队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队员们还深入村民群众,声情并茂地进行宣讲,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讲到改革开放。他们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黄文秀、王兰花同志的事迹,并面对党旗党徽坚定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场的村民深受感动,其中,拥有50年党龄的当地老党员郑秋分深情地鼓励队员们:“你们将‘思政课堂’融入进‘社会实践’,从‘百年党史’中凝聚‘建党精神’,真正做到了以青春砺行献礼建党百年,为你们的表现骄傲!”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浮梁筑梦”社会实践服务队先后来到浮梁县鹅湖镇柳溪村、邓村、张村等村落,对当地普通话普及、使用情况及乡村振兴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近距离讨论,了解当地推普情况及村民的语言需求并将调研数据、访谈实录、所得成果总结成调研报告,与当地村委会就推普扫盲、乡村振兴等问题展开了汇报交流。

与此同时,在高安市汪家圩乡团山村,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寻红色足迹,助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队正在围绕“调研江西省红色名村湘赣鄂革命根据地团山村基本情况、调查当地及周边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两个目标寻访村民。“红色名村如何建设?其红色精神内核是什么?怎样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来到群山深处寻找答案,获取了大量珍贵的一线图文资料。“犹记在谈到疫情期间党员们冲锋在前为百姓服务时,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说道‘我们都是正能量的人,我们都百毒不侵’,那时她眸里闪烁着坚定而炽热的光,深深震撼了我。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传承红色基因,了解社情民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队员张思琪如是说。

云端社会实践,走“新”更走心

在今年暑假,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露芃等六位同学组成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以“寻红色足迹 助乡村振兴——一百个红色名村行”为主题,通过“互联网+社会实践”的创新形式,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方式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兴国县为国捐躯的5万多人,姓名可考者就有23179名。记录好、描绘好、讲述好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对我们进一步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的一头是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青年师生,另一头是兴国县的老党员和烈士后代,两端正在进行线上采访。同时,参与调研的同学们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对采访录音、视频照片等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结合多方资源形成对兴国县红色文化传承情况的理性认识,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本次参与云端社会实践的队员刘露芃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兴国人,她说:“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机会,我对自己的家乡兴国县红色文化传承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红色故事讲述者,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敬畏、热爱和真诚。调研告一段落,故事采集和讲述工作仍在继续,我希望在未来有更多人能够听见兴国声音、了解兴国故事、传承兴国记忆。这是一次从历史观照现实的再教育过程。”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信念坚定、意气风发,在广袤的基层土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印,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之歌。(张玉)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