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历史回响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启示录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百年老矿安源矿总平巷。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主雕塑和浮雕墙。记者 钟进文摄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杨继红摄)
站在时间的坐标轴上,如同参天巨树,新芽岁岁破枝、枝干年年伸展,百年接续奋斗铺开了萍乡日新月异发展的年轮,从昨天走向明天,从历史走向未来。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1922—2022,从总平巷的岩尖到张家湾的红灯;从“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呐喊,到“霹雳一声暴动”的果敢;从株萍铁路助推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到沪昆高铁牵引赣西工业重镇的复兴;从江南煤都的黑色印记到海绵城市的绿色转身,100年前的熊熊烈焰,沿着革命、建设、改革的康庄大道,照亮萍实之乡的光明前景。
厚积薄发:咱们工人有力量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
工人运动,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革命实践,而安源,便是其中的一块重要试验田。
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彼时的萍乡安源,因为安源路矿的兴盛,聚集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为开展工人运动埋下历史的伏笔。
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内,有一段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还原的安源矿工采矿场景:黑暗逼仄的巷道里,工人们佝偻着身躯,正在艰难地掘煤、运炭。逼真的形象,令观者无不触景生情。“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这曲悲歌是安源路矿工人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建矿、筑路的那天起,安源路矿工人就不断为争取生存权益而“怒发冲冠”,与反动当局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1920年,安源路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到1.3万余人,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先进性、坚定性、组织性的革命力量,已然为路矿工人运动准备了条件、提供了土壤。
安源路矿工人的反抗气势,让年轻的共产党人毛泽东敏锐地洞察到了发动革命的契机。此后,他多次踏访安源,通过实地调查,对发动工人罢工的可能性、必要性、操作性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并与战友刘少奇、李立三一道,确立了罢工的正确路线、方针。
时与势相得益彰,成立才一年多的中国共产党,在安源开始了独立领导工人运动的探索与实践。
团结奋斗: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精神标识
1922年9月14日凌晨2时,轰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这天,铁路工人拉响汽笛,卸下机车的重要部件,停开列车;煤矿工人砍断井下电源,高举斧头、岩尖,如潮水般从矿井工棚、街头巷尾蜂拥而出。遵照毛泽东“哀而动人”策略,工人们高呼罢工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经过5天斗争,路矿当局被迫承认工人罢工条件,把相关条件合并,达成13条协议。
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一组反映刘少奇与路矿当局谈判的展陈群雕引人注目。这组塑像定格了正义与邪恶激烈交锋的场景,伟岸与卑劣、崇高与宵小判若云泥。
回首百年沧桑,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一笔,大大书写了两个字:成功。
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浸透了革命者殷红的鲜血,承载了太多悲壮的牺牲,鲜有成功的范例。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
作为研究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历史的后起之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丹认为,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百年前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取得胜利的精神标识,也是贯穿安源工运的制胜法宝。
事实证明,安源路矿工人的团结力量确实无与伦比。正因为“能够齐心,能够奋斗,又能看清环境”,即便是1923年“二七”惨案后,全国工运转入低潮,在安源党组织和工人俱乐部的正确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仍旧“巍然独存”且蓬勃发展。因此安源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成为“激励全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
从罢工开始时的“哀兵必胜”,到工运低潮期的“弯弓待发”,再到大革命失败后的“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安源路矿工人用团结奋斗创造了“无产阶级大本营”的奇迹。
砥砺奋进:红色基因代代传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传科科长段志能是一名金牌讲解员。每一次讲解,他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倾力介绍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每一处细节。“共产党人是带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来到安源的,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这种革命精神是我做好本职工作的不竭动力,激励着我一定要把安源工运的故事讲好。”段志能由衷地说。
张丹表示,透过百年安源工运史,让她深刻感悟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领悟到红色安源蕴藏的中国革命胜利的基因密码。她激动地说:“作为安源工运史和党史的青年学习者、研究者,唯有做真学问,真做学问,从历史学习研究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才能走好走稳自己的青春之路。”
由个体而及全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所孕育的革命精神,历经百年积淀和升华,已在萍乡落地生根,化为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无穷伟力。
秋日下的牛形岭,苍翠欲滴。坐落于此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显得宏伟壮观,大楼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个大字格外醒目。站在陈列馆前,放眼望去,安源路矿旅游景区的安源风情老街和游客中心建设正酣。近年来,萍乡市锚定安源路矿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目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快推进景区项目建设,让近代工业文明和红色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以安源红为鲜明的底色,萍乡正致力创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区,通过加强对工人运动摇篮、工人运动史的研究,丰富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加大红色教育培训力度,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血脉赓续好,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作用,让红色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萍乡是红色资源的‘富矿’、红色光荣的‘热土’。我们不断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全力唱响‘工运摇篮’品牌,努力把萍乡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地方。”萍乡市委主要负责人话语铿锵。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百年历程,许多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呐喊和高歌犹在耳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精神不灭,跨越百年历史烟云而不朽!( 记者 尹晓军 刘启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