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这十年:办成了许多群众关切的实事 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人民网抚州10月12日电(时雨)“抚州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宜黄专场11日举行,宜黄县委书记杜晓良介绍,十年来,宜黄县干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攻克了许多制约发展的难事,办成了许多群众关切的实事,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杜晓良介绍,十年来,宜黄县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7.7:58.2:24.1进一步优化调整为2021年的10.7:42.4:46.9。2021年,全县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39.15亿元,是2012年的2.12倍;规上企业116户,是2012年的1.76倍;工业税收收入5.61亿元,是2012年的3.8倍;工业用电6.62亿度,是2012年的2.6倍。
十年来,宜黄县在改革创新上出实招、出硬招,在林长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河权改革、中医康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宜黄经验”,进一步释放了发展红利、激发发展活力。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园投、城投、工创投等县属国企进行调整重组合并,推动“城发集团”、“园投公司”等县属国有企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实现外贸出口10.9亿元,是2012年的2.97倍。十年来,宜黄改革活力持续迸发,优质资源正在加速集聚。”杜晓良说。
2021年,宜黄县森林覆盖率保持76.86%,主要河流监测面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65天,优良率100%,全省并列第一;PM2.5平均浓度16微克/立方米,全省排位第9。“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大力实施‘生态秀美工程’,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建立健全生态责任体系,进一步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杜晓良介绍,2021年,宜黄县获评全省“第二批绿色低碳示范县”,并在全国水权交易平台上完成了首例工业用水交易。
十年来,宜黄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尽锐攻坚的“主战场”,全县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29.22%提高到2021年的53.95%,提高了24.73个百分点。该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宜黄大力实施“城市双宜工程”,众志成城打好城市更新、新城建设、城市“双创”三大攻坚战,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规划建设了城北新城,城市规模由之前的6平方公里新增到14平方公里,一次性拓展8平方公里,城市更加舒展了、通透了,解决了城市“规模小”的问题;统筹调优城区内学校、医院、交通、市场等方面功能布局,推动建设“三校五园”“三馆一中心”“两市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解决了城市“短板多”的问题。
十年来,宜黄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连续多年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386户、9714人全部脱贫,12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退出,交出了一份精彩的脱贫攻坚答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