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政大課。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積極踐行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將思政“小課堂”和戰疫“大課堂”同頻共振,大力開展家國情懷、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生命健康等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堅定戰疫必勝信心,將疫情危機轉化為生動的思政育人實踐。
“這樣的課,我們愛上!”
一堂公開課下來,學院黨委書記晏斌收獲了很多“粉絲”。“想不到,學院領導這麼親切,思政課還可以這麼有趣!”“學到了知識,收獲了感動,贏得了力量,這樣的思政課,我很愛上!”“接地氣、有思想、暖人心,通過這堂思政大課,我感受到了中國力量,增強了制度自信,也更加珍視自身成長,我將認真思考、規劃自己的人生,在最好的時代、最美的年華,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看到師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留言,晏斌如釋重負。
在組織學生收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江西大中學生同上一堂戰疫課”后,他思考著學院也要有自己的一堂戰疫思政課。誰來上這堂課?怎麼上好這堂課?他把擔子壓給了自己!
疫情期間有豐富的生動案例和素材,如何將戰疫故事融入思政課堂是關鍵。晏斌想起了20多年前在武漢大學求學的點點滴滴,黃鶴樓、櫻花、Beyond歌曲……以這些身邊人身邊事作為素材,學生們應該愛聽!
晏斌以“凝聚力量 堅定自信 愛國力行”為題為全院師生上了一堂戰疫思政大課。一張張武漢照片閃過屏幕,一幅幅戰疫圖畫躍入眼帘,師生們驚呼不止、贊嘆不已。戰疫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文化等授課內容令師生們精神受到洗禮,更加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更加堅定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疫情發生以來,學院堅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確保教學質量,做到防疫和教學兩不誤。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開展“戰疫思政課堂”教學比賽,劉霞老師堅持每天錄制一段勵志美文誦讀,持續打卡60天,“聲”援武漢,用聲音傳遞力量,陪伴學生度過疫情宅家期。電子商務學院徐崇老師將疫情防控作為一本生動的教材融入圖形創意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將更多的情感表達、關愛傳遞轉化為作品設計,以“藝”戰“疫”。創新創業教研室唐勝藍老師在就業指導課上引導學生克服疫情焦慮、堅定求職信心。團委、藝術與設計學院等組織“同心戰疫 共盼明天”優秀文學作品展示、防疫抗疫宣傳設計比賽等活動,豐富學生戰疫期間“第二課堂”內容。
“我要給學生們打個樣!”
在疫情防控這堂大課中,學院廣大教師不僅以身作則上好課,還“化身”課程中的先進人物,為學生帶來身邊榜樣的力量。
“我是一名黨員,抗擊疫情責無旁貸。我只是做了該做的,沒什麼特別的!”在用一個月工資購買了500隻口罩、120瓶84消毒液和30瓶醫用酒精捐贈給學院后,面對大家的一致點贊,宣傳統戰處於莎莎老師略帶害羞地說。
作為班主任,於莎莎在做好疫情期間學生日常管理的同時,還鼓勵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組織的戰疫主題征文,江西日報、江西新聞等聯合發起的“抗擊疫情 為愛發聲”等活動。
“以前新聞都是別人家老師,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這是我的班導!”程佳藝是於莎莎班上的學生,她把老師用一個月工資購買防護物資捐贈學院的新聞轉給親朋好友看,心裡暗暗得意。
廣大教師以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涌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彰顯了教育者的使命和擔當。2月9日,由伊朗德黑蘭機場寄出,經烏魯木齊機場熱心人士輾轉,跨越近6000公裡,飽含學院外教安米尼濃濃真情的兩箱N95口罩終於順利抵達江西。跨海越洋而來的口罩傳遞的是割舍不斷的國際友情。2月23日,贛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給學院發來感謝信,對學院第一時間組織教師志願者不分晝夜無償翻譯贛州市購買的境外防控物資相關証書和材料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衷心感謝。歐陽衛老師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基金會和四川災后重建促進會捐贈了1800瓶100毫升酒精和330瓶500毫升酒精。校園封閉管理后,校內第一時間組建了一支由黨員為主的志願者隊伍,及時響應校內教職工生活需求,保障戰疫“最后一米”。
學子們也不甘落后,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把戰疫淬煉為生命成長的課堂。17級高職工程4班范鵬同學年前進入南昌市高新區應急處突大隊實習,疫情發生后堅決服從命令,從事對高新區疫情發生區域進行封控、站崗執勤和定點巡邏等工作。19級高職英語20班戴智勇同學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不僅自覺充當自願者,還發動參戰老兵愛心捐款22200元。18級高職西語1班楊玉瑩同學不僅把手裡的200多隻口罩分發給了家鄉的小朋友,還想辦法在外地購置了200隻送給鄰居。
“一個都不能少!”
“孫金美在江西贛州報到!”“李紫璇在海南海口報到!”“邵婷婷在湖北隨州報到!”
疫情發生以來,為切實掌握每一個同學的動態,這樣的“雲班會”點到每天都在各個班級的QQ群、微信群等展開。“一個都不能少”成為輔導員每天都要關心的大事。大家在群裡聊學習、生活,專業知識和身心健康沒有因疫情而受到影響。
如何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開展思政教育,提升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把關愛第一時間傳遞到每一名學生?輔導員迅速行動,成為學院戰疫隊伍的重要力量。
“抓住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做好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我們義不容辭。”學生工作處正著手打造“思政教育點對點、心理疏導心貼心、資助關懷實打實”全新育人生態。
疫情發生以來,在學院黨委部署下,學生工作處第一時間給每一名學生發出了《致全體同學及家長的一封信》,引導學生增強疾病防控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妥善安排學習生活,極大緩解了學生面對疫情時的焦慮和恐慌。
輔導員堅持點對點工作方法,採用“雲班會”等形式掌握每一位學生動態,做到思政教育不斷線、立德樹人有成效。宮婷婷老師以疫情防控為抓手,在班上深入做好愛國、遵紀、規則、心理、生命、感恩、責任等七項教育,深受學生歡迎。姜穎老師按照分類掌握的方法,形成以輔導員、班長和班委“點線面”三位一體的網格化管理模式,重點關注湖北籍學生思想動態。身處疫情中心武漢的程雅蘭老師心系國外法語專業學生,克服時差深夜與海外交流項目的學生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以心貼心的服務,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援助服務。安排值日老師,為學生提供電話心理和網絡郵箱咨詢服務﹔運用微信公眾號推送5期心理調試動畫視頻,緩解學生情緒﹔何曉新老師在原有教學計劃基礎上,加入大學生心理防護與調試內容,運用視頻和案例講解,普及疫情下的心理健康知識。
“老師,慰問金到賬了,感謝學院的關心,我在湖北隨州很安全!”學院湖北籍及疫情期間住在湖北的學生都收到了一筆“愛心款”,實打實的資助關懷讓學生很暖心。不僅如此,學院還開展針對獲得資助的同學在疫情期間的困難排查,聚焦學生們普遍反映的實習、就業難等問題,積極聯系企業,開展春季網絡視頻雙選會,為畢業生提供565個崗位,需求人數10000余名。難怪學生們都說“疫情無情,學院有愛,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回到美麗的江外院了!”
“戰疫仍在繼續,學院將進一步把疫情防控和大學生思政工作緊密結合,促進思政“小課堂”和戰疫“大課堂”同向同行,創新思政育人模式,引導學生在戰疫中成長成才,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院院長朱隆亮在部署開學准備工作時再次強調。(周少良 邱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