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添活力

——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2020年04月22日09:36  來源:江西日報
 

  4月17日,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團洲村菜農沈國連剛,運送一車花菜從九江琵琶湖農產品批發市場返回,就一頭扎進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裡忙著打理菜苗。沈國連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在挂點幫扶單位柴桑區國土資源局和江洲鎮政府共同幫助下,通過申請惠農貸款承包了50畝土地種植蔬菜,一年純收入6萬余元。和沈國連一樣,當地一批貧困戶通過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越干越有勁。

  江洲鎮是農業大鎮,當地百姓大多種植蔬菜等農產品運往市區銷售。車輛運送蔬菜進市區需要通過長江,過去車輛過江要交運費,增加了菜農的成本。2018年,經柴桑區協調,渡口經營權回歸江洲鎮,該鎮隨即決定:菜農運輸蔬菜等農產品的車輛一律免收過江運費。據統計,兩年多來共為當地菜農免去過江運費180余萬元,促進了貧困家庭菜農種菜增收的積極性。

  該鎮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增強了貧困戶“造血”功能。如今的江洲鎮,村村都有扶貧基地。近日,記者在該鎮六號村食用菌種植基地看到,8萬多包食用菌長勢良好。貧困戶高大和高興地說:“食用菌基地就在我家門口,村裡安排我在基地務工,平均每天有80元至100元收入。”該基地優先安排23戶本村貧困戶就近務工,每年還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左右。

  柴桑區國土資源局在幫扶江洲鎮柳洲村時,將雜草叢生的溝渠修整為精養魚池。柳洲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5戶,過去沒有任何產業基礎。該村投入16.7萬元,建成了佔地百余畝的淡水魚和龍蝦養殖基地,基地除了吸納本村12戶貧困家庭勞動力務工以外,年底還將拿出部分收益給全村村民分紅。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