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樂安縣羅陂鄉雲下村,鄉村“網紅”雷海霞在柴火灶前錄制醬菜制作視頻,她的丈夫陳國飛負責“打下手”。
雷海霞和陳國飛在清洗辣椒。
雷海霞在准備制作辣椒醬的原料。
用手機錄制。
雷海霞購買了一些有特色的鍋碗瓢盆,食材也講究色彩搭配,讓自己錄制的視頻更有吸引力。
雷海霞在自家小院裡晾晒剛剛洗好的小米椒。
打包制作好的辣椒醬,准備按訂單發送到相應地點。這一天,他們收到的訂單有200多單。
純手工制作的辣椒醬,也是他們自己必備的下飯菜。
制作辣椒醬的原料都是來自附近村庄的生態食材。
4月16日,氣溫偏高,雷海霞和她的丈夫陳國飛拎著大包小包的紅辣椒,氣喘吁吁從隔壁村回來。他們要根據網上收到的訂單,馬上開始做辣椒醬。
在樂安縣羅陂鄉雲下村,雷海霞是小有名氣的“網紅”,縣城和附近鄉鎮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個長得漂亮、又會做各種特色小吃的媳婦。
今年24歲的雷海霞,做生意、辦工廠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在短視頻平台上,雷海霞原來一直在錄制烹飪廚藝,已經積累了很多粉絲。於是,她和丈夫商量,想利用短視頻平台原汁原味呈現鄉土特產的手工制作流程,依靠積累的粉絲量帶動銷售,以后再辦工廠。
一開始,家人並不看好她的想法。在家人的質疑下,雷海霞還是購買了拍攝器材,還有一些有特色的鍋碗瓢盆,一邊錄制制作醬菜的視頻,一邊在平台上推銷自己純手工制作的辣椒醬、豆腐乳等。
最初,雷海霞每天隻能賣出幾罐辣椒醬,不到一個月,每天就能穩定地賣出200多罐,短視頻平台上的粉絲已經超過150萬。現在,雷海霞專心做辣椒醬和錄制視頻,家人幫著她清洗、晾晒原料,陳國飛也放棄了泥瓦匠工作,負責運送原料、發放包裹等,一家人一起為夢想打拼。現在,雷海霞制作的醬菜種類越來越多,有蒜蓉辣椒醬、香菇牛肉醬、香辣魚塊、豆腐乳等,每月收入兩萬多元。
雷海霞制作辣椒醬的辣椒、生姜、大蒜等原材料,大多是當地農戶種植。她向村民購買這些原材料,還可為村民帶來超過1萬元的收入。去年以來,雷海霞還利用自己的短視頻平台,幫助當地農戶銷售薯粉、竹筍、葛粉等特色農產品700余公斤,助農增收兩萬多元。
“我們希望通過短視頻平台,讓更多人關注原生態的農產品。將來我們想辦個小廠,賣出更多醬菜,也幫助村民銷售更多農產品。然后,買輛車,在縣城買套房……”雷海霞這樣憧憬著自己的未來。
今年2月,雷海霞注冊的“蕾味坊”品牌獲批,這,離他們辦廠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記者 徐 錚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