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縣谷崗鄉水口村委會何坑村小組,山上建起了民宿,山下種起了中草藥。
樂安縣谷崗鄉水口村。村裡的“綠水青山”,就是村民的“金山銀山”。
4月14日,鄒和平(右)在貧困戶陳炳賢家中走訪,詢問他的近況和需求。
樂安縣谷崗鄉水口村委會下堡村小組,貧困戶盧書生在放養本地小黃牛。水口村成立旺農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了4戶貧困戶養殖小黃牛。
4月14日,樂安縣房地產管理局派駐谷崗鄉水口村第一書記鄒和平,來到坪坑村小組的貧困戶陳炳賢家中,詢問他的近況和需求。每個月,鄒和平都會定時和連心小分隊成員一起走訪貧困戶,收集最新信息,寫進民情日記,及時錄入檔案。 水口村地處山林地帶,最高處海拔990米,村落山路環繞,蜿蜒崎嶇。這裡鮮有產業,村民的致富門路很少。2017年,水口村被列為縣級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達16.07%。三年過去了,水口村利用現有地形種植中草藥﹔依靠山水生態,發展起民宿和旅游﹔勤勞的村民還養起了牛和魚。水口村立足自身實際,開辟出一條新的致富路。現在,水口村的貧困發生率僅為0.22%,村民的醫療、住房、飲水都有了保障,人均年收入由原來的1000元增加到5600元。水口村的面貌也悄然變化著,漫步其中,流水潺潺,鳥語蛙鳴。“村子要發展,產業是關鍵,隻有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才能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鄒和平說。(記者 徐 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