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青山”多嫵媚

——萍鄉市安源區青山村焦寶煤礦生態轉型之路

2020年05月12日07:16  來源:江西日報
 

  游客在中醫藥健康養生小鎮游玩。

  青山隱隱,草木蔥蔥,5月的萍鄉市安源區青山鎮青山村,綠意盎然,游人不斷。誰也想不到,眼前這座生態公園,曾經是一處因採礦而變得千瘡百孔,給當地生態造成極大破壞的廢棄礦區。近年來,當地投入巨資,結合礦山生態修復,將廢棄礦區打造成一個以醫療為依托,集文化旅游、養生養老、中草藥種植、中醫藥教學培訓等於一體,總規劃面積達4500畝的中醫藥養生小鎮,走出了一條生態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昔日:“青山”蒙塵

  “養生小鎮山上開滿了月季、牡丹、金雞菊,很漂亮,趁著周末,我們拍照去!”初夏時節,萍鄉市民漆寧帶著全家老小,從萍鄉市區回到老家青山村游玩。登上山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花草,郁郁蔥蔥的樹木,眼前的青山村,哪裡還有一絲昔日“蓬頭垢面”的樣子?

  漆寧的老家青山村原是安源區焦寶煤礦所在地。焦寶煤礦從1971年起開採,到2012年政策性關閉,長達41年的開採,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伴隨著採礦而產生的煤矸石、灰渣等堆成了一座佔地面積達300余畝的廢渣山,不但浪費了土地資源,而且由於廢渣山露天堆放,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黑水橫流,青山村的空氣、水質污染嚴重,田地減產。長年的採礦,使得青山村的村民曾經引以為傲的“青山”變成了“癩痢頭”。“我記得以前在村裡生活的時候,村民從來不買白衣服穿,因為白衣服一天穿下來就會變成黑衣服,沒法洗。”漆寧笑著說。

  青山村支委漆國萍告訴記者,由於空氣、水質污染嚴重,村民長期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村裡得肺病的人很多。村民們沒有辦法,凡是有條件的都搬走了,隻留下老房子空置在村裡。

  修復:“青山”治病

  2012年,根據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焦寶煤礦被徹底關停,礦區變成了一片荒蕪之地。如何修復幾十年來因採礦而導致的生態破壞,成為群眾關心的問題。2017年,安源區抓緊落實國家礦山修復政策,投入5億元資金,在焦寶煤礦廢棄礦區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小鎮。目前,養生小鎮客廳、康養游步道、中草藥種植園、中醫藥人才培訓中心等已完成建設,並對群眾免費開放。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最適合吃的食物有哪些?”走進養生小鎮客廳,游客們正在使用互動屏幕了解膳食養生知識。養生小鎮客廳專門建了展示館,館內陳列著中醫藥傳統經典著作、傳統中醫藥制藥工具、本地生產的各類中醫藥產品等,讓游客在互動游戲中近距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據統計,僅今年春季花期,養生小鎮免費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

  青山鎮黨委書記楊樹介紹:“養生小鎮項目不僅盤活了國有閑置資產,更加快了當地生態修復,是一個造福子孫的生態項目。中醫藥健康養老產業是朝陽產業,特別是疫情發生后,國民對中醫藥保健的需求會大大提升,這個項目的前景非常好!”

  如今:“青山”歸來

  門對青山近,汀牽綠草長。沿著游步道悠然漫步,草木蔥蘢,令人賞心悅目。中草藥種植基地上,30多名村民正在打洞、栽苗、澆水、施肥。“這一片是芍藥,那一片是白芨,這個山頭栽的是櫻花,那個山頭種的是銀杏,整個項目完成后,就可以四季有花,常年有綠,有移步換景的效果。”養生小鎮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修復好的礦山上已經種植了牡丹、芍藥、白芨、玉簪等藥材80余畝,其他綠色植物100余畝。親子游樂園、旅游公廁等配套設施也正在加緊施工。

  村民楊治亮以前是焦寶煤礦的工人,煤礦關停后,他就下崗了。當了半輩子“炭古佬”,突然不挖煤了,家裡一下子沒了生活來源,隻好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如今,中醫藥養生小鎮就建在家門口,不僅美化了環境,他也在工地上務工,每個月可以掙到4000多元。像楊治亮一樣在養生小鎮務工的昔日挖煤工,共有20多人。“比起挖煤來,在養生小鎮做事輕鬆了很多,而且我們做的是修復礦山、美化自家環境的事,既掙錢又有意義,大家都很樂意干!”楊治亮高興地說。

  漫步、賞花、拍照,半天下來,漆寧和家人把養生小鎮玩了個遍。一邊玩,一邊感慨萬千。“以前,青山村就像一個風姿綽約、優雅嫵媚的少女,經過幾十年的採礦,青山村變成了一個病入膏肓的老太。如今,經過生態修復,昔日那個陽光嫵媚的青山村又回來了!”漆寧告訴記者。

  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好,如今,許多村民正在考慮把老房子翻新裝修,依托養生小鎮,發展民宿、餐飲等,靠吃旅游飯發家致富。(彭清華 記者 曹誠平 文/圖)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