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大鄱陽 執著小康夢

2020年05月13日07:05  來源:江西日報
 

鄱陽湖因鄱陽縣而得名。坐擁一湖清水,鄱陽成為全國水產百強縣,全國超級產糧大縣,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是令人神往的“珍禽世界”“候鳥王國”。

鄱陽也因鄱陽湖而頻繁遭受洪澇災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就業門路不寬等多重因素,令這個全省人口最多、面積第二的縣,成為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最多的縣。貧困遮掩了“銀鄱陽”的風採,啃下脫貧這塊全省最大的硬骨頭,160萬鄱陽人咬定小康目標,執著追夢。

4月26日,省政府正式宣布鄱陽縣等7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鄱陽交出了脫貧質量較高、群眾認可度達99.04%的滿意答卷:2019年底共減貧47037戶162125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2.58%下降到0.2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866元增長到11599元,全面實現162個“十三五”貧困村全部退出。

鄱陽人終於把戴了34年的國定貧困縣帽子丟進歷史的長河,可以放飛被貧窮壓抑許久的自信,盡情擁抱新生活,奮力開啟新征程!

凝心聚力 打一場治貧斗窮的攻堅戰

從1986年入列國家級貧困縣,到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再到新世紀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窮,一直是鄱陽揮之不去的陰霾。

全縣160萬人口,2014年農村貧困人口就達16.88萬,比省內某些小縣的全縣人口還多,而且這些貧困人口分布在全縣各村,點多面廣。

作為全省貧困規模最大的縣,要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鄱陽縣委、縣政府拿出背水一戰的勇氣,盡銳出戰,鮮明地提出了“四個70%以上”的工作導向,即縣鄉村三級70%以上的人力、財力、物力用在推動脫貧攻堅上﹔鄉鎮科學發展年終考核中脫貧攻堅佔70%以上權重﹔提拔重用干部70%以上從扶貧一線干部中產生﹔全縣各級干部70%以上時間精力用於脫貧攻堅工作。

11萬人口的古縣渡鎮有貧困人口11032人,因為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有3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原鎮扶貧站副站長王文娟就是其中一名,像她一樣,全縣近兩年共提拔重用的305名干部中,來自扶貧一線的有217名,佔71.1%,樹立了重脫貧攻堅實績的選任導向﹔2017年以來,共查處扶貧領域問題512個,處理849人,給予黨政紀處分216人。全縣樹立了正向激勵鼓士氣,反向追責動真格的良好氛圍。

層層壓實責任,凝聚合力。落實“縣負總責、鄉鎮主抓、村級落實”工作機制,在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階段,該縣對鄉鎮,實行調度制、督導制、匯報制、排位制、通報制,不斷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對行業部門,成立13個脫貧摘帽工作組,強化扶貧責任落實。

同時,以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產業包扶、社會包助、政府包底“五包脫貧法”為抓手,組織了172個縣直單位和上級下派的68個幫扶單位,與全縣162個“十三五”貧困村全面結對。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干部“86432”結對幫扶機制,按照縣處級干部結對8戶,鄉科級干部結對6戶,一般干部結對4戶,村支書、主任結對3戶,其他村干部結對2戶,共組織12369名各級干部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

精准施策 實現高質量脫貧不返貧

脫貧攻堅越到后面,越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該縣圍繞高質量脫貧目標,大力實施“十大扶貧工程”,下足“繡花”功夫,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確保扶貧政策精准到村到戶到人。

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工程為核心,全縣力求因村規劃興產業、因戶施策精准扶。創新“五金”增收法,積極引導貧困村大力發展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經營方式,實現“造血式”扶貧。建成了10萬畝稻蝦、蓮蝦共作基地,5萬畝油茶基地,2萬畝中藥材基地,1萬畝馬家柚基地,5000畝大棚蔬菜基地和3000畝獼猴桃基地等一批規模化產業扶貧基地,建成了葛根、山羊、蘆筍、肉鴿、火龍果、金銀花、白茶、貢菊等162個“一村一品”貧困村特色產業基地。

蘆田鄉孤山村吳饒慶家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主要因為年邁的母親患阿爾茲海默症、小兒子患淋巴結結核,屬因病致貧家庭。幫扶干部根據吳饒慶自小學裁縫,與妻子一度在福建制衣廠打工的實際,支持他進行服裝來料加工,去年見加工業務好,幫扶干部又鼓勵他創辦扶貧車間,並為他爭取了5000元創業補貼,吳饒慶的電動縫紉機也從最初的2台增加到目前的12台,訂單多的時候可吸納20多人務工,其中大部分來自貧困戶。5月8日,65歲的張水珠就在這裡忙著給堆成小山式的睡衣剪線頭,年增收超過一萬元。張水珠丈夫癱瘓10多年,一個兒子患精神病,是村裡典型的貧困戶。她說,自己沒文化、沒技術,找工作難,多虧了有扶貧車間可以讓自己既照顧了病人,又能在家門口賺些零用錢。

全縣共建成類似的扶貧車間130家,帶動1525人就業。

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貧困對象實行發展產業獎補、引導就業的方式進行扶持﹔對失能弱能的深度貧困戶實行光伏(旅游)資產收益式扶持。建成聯村光伏電站23個共110.245兆瓦,實現光扶扶貧資產收益差異化分紅,帶動全縣失能弱能貧困戶近2.5萬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同時,在全縣344個貧困村實施光伏擴面工程,總裝機規模達34.4兆瓦,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年增收6萬元以上。

加強了教育、健康、安全住房保障力度,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2016年以來資助貧困學生29.1萬次,共計30502.7萬元,幫助貧困學子“夢想照進現實”﹔筑牢貧困人口就醫“四道保障線”,確保了貧困患者住院報銷比例控制在90%的適度標准,實現了“十三五”貧困村建衛生室全覆,讓貧困群眾看病有底氣﹔對1.7萬戶“四類對象”和近1萬戶國有墾區危舊房進行了改造,幫助困難群眾全部住進安全房、實現“安居夢”。

對“無力脫貧,無業可扶”的失能弱能對象,實行政府財政兜底保障。提高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保障標准,加大醫療保障和保險救助力度,加大對因病、因殘、因災致貧的貧困戶支持力度。

全力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162個“十三五”貧困村,村庄整治項目建設全部完成,全面實現通動力電、通網絡、通有線電視,貧困村全部如期退出,貧困戶家家戶戶實現“走平坦路、喝干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的目標。全縣改造升級縣鄉主干道629公裡,通自然村(組)公路650公裡,榮獲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扶志扶智 春風化雨催生脫貧源動力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鄱陽縣針對部分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對發展扶貧產業和就業有畏難情緒等突出問題,組織開展“扶志、扶德、扶智、扶勤、扶能”精神“五扶”脫貧法、文化扶貧工程、脫貧攻堅“感恩奮進”主題教育和移風易俗行動等活動,為脫貧攻堅注入持續動力,實現了以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以高尚思想塑造新型農民、以鮮明特色打造秀美鄉村,以文明的鄉風改變陳規陋習,為全縣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証,成為全國、全省典型案例。

結成精神幫扶對子,引導貧困戶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精神。銀寶湖鄉青林村貧困戶江會喜,上有80多歲的母親,老婆又患有精神病,江會喜卻一直不管不顧,整天無所事事,靠低保維持生計。針對這種情況,結對干部了解到江會喜以前做過裁縫,就鼓勵他在家做縫紉,並幫他聯系訂單和銷路﹔同時,幫扶干部經常與他促膝談心,讓他對生活樹立了信心,家庭責任感增強,開始細心照顧母親,送妻子到縣裡的醫院進行診治。

用好身邊榜樣,激勵前行力量,是鄱陽推進精神扶貧的又一亮點。在石門街鎮漢橋村的宣傳欄上,該村“最美脫貧戶”朱員生身披大紅綬帶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駐村第一書記吳飛說:“自從我村開展脫貧典型評選后,貧困戶有了榜樣,主動脫貧的積極性更高了。”

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資源,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上為貧困群眾開辟致富新路。推廣“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扶持有文化底蘊的貧困鄉村發展旅游,打造了古縣渡汪家村紅色文化、三廟前鄉洪曹村廉政文化等一批文化旅游示范村。舉辦了古縣渡楊梅節、三廟前蓮花節、柘港鄉獼猴桃節,高家嶺果蔬節等鄉村文化節慶活動。蓮花山鄉的貧困村潘村山高路險,交通不便,鄉裡舉辦了五屆蓮花山柿子旅游文化節,游客一屆比一屆多,潘村的柿子、板栗、油茶、靈芝、香菇、木耳等特產,從長在深山人未識變成供不應求。

去年以來,該縣秉承“扶貧先扶志、扶志重感恩”的理念,全面強化脫貧攻堅感恩奮進教育,不斷增強貧困群眾感懷黨恩、向上向善、自力更生意識。依托全縣農村現有的746座戲台,打造農村文化大舞台。每逢周末,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群眾生活樂起來。縣裡排演了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大型贛劇《紅星戀歌》,創作了贛劇小戲《扶》、小品《退貧記》、三句半《精准脫貧感黨恩》等,進鄉入村巡演。此外,全縣發展腰鼓隊、廣場舞隊、太極拳隊等農村演出隊伍2000多支、5萬余人(其中貧困戶參加近萬人),每年開展演出10萬余場,做到群眾演、群眾唱、群眾看。

針對一些脫貧戶因人情往來,面臨返貧風險的問題,鄱陽開展移風易俗樹新風行動,重拳出擊,革除陳規陋習。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出台相關措施,把移風易俗作為美麗鄉村建設和創建文明村鎮重要內容,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

目前,鄱陽縣已成立村組紅白理事會2690個,修訂完善村規民約2697條,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對婚喪嫁娶的招待范圍、辦席標准、規模上限、煙酒檔次等作出明確規定。隻要群眾中有紅白喜事,理事會都會主動上門,提供“一條龍”服務,切實減輕了群眾負擔。去年10月12號,三廟前鄉東朗村村民嚴某因車禍去世,當天該村紅白理事會就上門吊唁,主動聯系殯儀館和公益性墓地,並宣傳移風易俗有關政策,得到了死者家屬積極響應,做到停柩時不請道士、樂隊,出殯時不放鞭炮、禮炮。

脫貧退出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貧困縣退出后的鄱陽,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持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