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市禮林鎮居民彭聲歡,1歲時因小兒麻痺落下雙腿殘疾,不能行走,從此與輪椅結伴。憑著堅韌的毅力,他完成了大學學業,並成為一名輪椅上的白衣天使。如今,已在禮林鎮衛生院任主治醫生的彭聲歡,在當地醫術醫德小有名氣。
2009年秋,彭聲歡參加樂平市“三支一扶”(支醫、支教、支農、扶貧)考試,以該市第一名的好成績,被安排到樂平市禮林鎮衛生院。參加工作不久,就有一例病患考驗他的業務水平。那是一個初冬晚班,一對年輕夫婦抱著一個年幼的孩子前來就診,經過仔細檢查,彭聲歡發現孩子的病情非常嚴重,推薦其去上級醫院進行診療。孩子的家屬吐露了實情,其實他們已帶孩子在市區一家三甲醫院治療過,由於經濟拮據,拿不出高昂的醫療費用,希望在鄉鎮醫院得到救治。
經過仔細研讀病歷,彭聲歡認為孩子極有可能是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由於患者病重,他幾天幾夜守在孩子身邊,觀察病情變化,細心調整診療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很快康復出院。
2018年年初,彭聲歡的診室來了一名聽力殘障女患者,雙手不斷在左下腹比劃。彭聲歡常與殘障患者交流,熟悉常用的啞語手勢。簡單交流一番后,彭醫生大致知曉,該患者腹痛已經半個多月了,一直沒來治療,現在越來越痛了。彭聲歡給患者開了一劑大柴胡湯,讓她去外面的大藥房取藥煎服。第二天一大早,彭聲歡到門診上班,這名女患者畢恭畢敬站在門口,朝他雙手合掌表示感謝。
因身體不便,彭聲歡去洗手間的時間會比常人更多,為了能治療更多的患者,他白天盡量不喝水,以減少上廁所的次數。醫院裡有形形色色的病人,彭聲歡一視同仁。
參加工作11年來,彭聲歡一直以院為家,白天在門診忙,晚上刻苦學習。他非常重視農村兒童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建好每個兒童病人的診療檔案,以實際行動回報鄉親、社會給予他成長中的關愛。
2017年,彭聲歡獲評樂平市“最美鄉醫”,2018年6月又當選該市首屆“最美殘疾人”。(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