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孩子家長:政府補助減輕經濟壓力

2020年05月29日08:09  來源:江西日報
 

  5月26日9時,南昌可凡加兒童能力發展中心十分熱鬧,伴隨著音樂和老師的節拍聲,10多名家長帶著孩子正在做早操。該機構相關負責人熊濱告訴記者,這裡原有30多名孤獨症孩子進行培訓,疫情期間通過不間斷的在線遠程指導,指導家長在家中對孩子進行訓練。上周起,南昌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已獲准恢復現場教學。

  記者了解到,南昌的孤獨症兒童康復機構收費一般在每年3萬元左右,近年來相關補貼標准明顯提升,對一些經濟條件有限的家庭來說有如雪中送炭。家長熊女士表示,因為孩子需要陪護,自己隻能放棄工作,不過孩子可以享受每年2萬元的康復補助和4000元的陪護補助,實際上自己每年隻要承擔約6000元,經濟壓力減輕了不少。

  南昌目前有18家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為上千名殘疾兒童提供服務。這其中,有不少殘疾兒童來自外地農村家庭,收入普遍不高,還要承擔租房、交通等額外費用。“去年申請了康復補助,村裡給我辦了低保,過年前殘聯給我送來慰問品和補助金,非常感動。”來自新干的陳女士是一名單親媽媽,因為當地沒有專業的孤獨症兒童康復機構,去年起她帶著4歲的兒子來到南昌,在康復中心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個每月700元租金的單間,每天帶著孩子堅持康復訓練。

  去年起,南昌市出台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實施辦法,將0歲至7歲聽力言語、智力、肢體及孤獨症殘疾兒童基本康復訓練救助標准提高為2萬元/年,8歲至15歲殘疾兒童每人每年救助標准為1萬元。此外,對於非南昌市戶籍但持有南昌市居住証的殘疾兒童,也可申請享受康復訓練補助。

  南昌市殘聯理事長余穎表示,隨著政府民生投入逐漸加大,今年該市可基本實現殘疾兒童應救盡救,預計到2025年實現所有殘疾兒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復服務。(朱 華)

(責編:邱燁、帥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