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地處廬山西麓的九江市濂溪區賽陽鎮金橋村就是靠著萬畝山地,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種植花卉苗木,不僅於2018年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而且在去年實現了人均年收入超4萬元。村民30年來“足不出戶”辛勤勞作,通過花卉苗木種植這座“金橋”,走上了獨具特色的致富路。
“一棵廬山赤楠,經過三四年生長,修剪成觀賞造型后,價格可賣到幾千元。”5月21日,正在苗圃忙碌的村民朱幫勇指著滿園造型各異的赤楠、羅漢鬆告訴記者,“造型時尚的苗木、盆景等俏銷市場,經過技術改造,村裡的苗木產業更具發展前景。”
金橋村共有545戶2100多名村民,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村民陸陸續續搞起了苗木種植,到90年代初,家家戶戶種起了花卉,栽上了苗木,品種由幾個發展到幾百個。有的村民還搞起了運輸、綠化、園林施工一條龍服務,生意不僅做到了周邊縣城,還擴大到了許多大中城市。
為讓村民成為花卉苗木種植好園丁,(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金橋村每年都會舉辦四五次花卉苗木嫁接、培育、病虫害防治等知識培訓,請省市有關專家前來授課並進行技術指導。記者多次在村裡採訪,但見房前屋后鮮花成片,山上山下苗木相連,這裡已成為贛北最大的苗木基地。
依托花卉苗木產業,金橋村近年來發展起田園綜合體,借助“廬山天下悠”旅游品牌,線上線下同銷售。一方面通過網絡推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村電商融合發展﹔一方面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抱團銷售,如今每年外接綠化項目幾十個,銷售額可達3億至5億元。
花卉苗木產業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吸納村民就業。金橋村除年老體弱以及無勞動能力者外,村民都在苗木基地找到了事做。每到銷售旺季,周邊村庄的富余勞動力也趕來務工。金橋村黨支部書記胡銀秀告訴記者:“靠能力在家門口創業,靠勞力在家門口賺錢,村民們通過種植苗木或者在種植大戶苗木基地務工,獲得的收入比在外務工更多。今年疫情期間,村民‘足不出戶’,在家門口創業就業,增收致富!”
你有花卉基地200畝,我有樹木苗圃300畝,嘗到了種植甜頭的金橋村村民,村裡的土地不夠用,便把眼光盯到了周邊村組,一片片土地流轉過來,一座座山岡流金淌銀……(記者劉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