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高標准農田建設成效顯現

預計年新增產值三千三百余萬元

2020年07月07日17:13  來源:江西日報
 

  “來水啦,來水啦”,7月6日,位於豐城市荷湖鄉康庄村的高標准農田項目區水泵站開始試機運行,村民們聚攏圍觀,爆發出一片歡呼聲。“有了這個水泵站,以后耕種這一大片農田,我們再不用擔心干旱的時候沒水灌溉了。”村民老鄒開心地說。這是豐城市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經過努力,豐城市2019年度18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計劃全部完成,並順利通過縣級驗收。

  據豐城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豐城是全國“產糧大縣”之一,計劃建設高標准農田60萬畝,佔全省總任務的5.18%。2019年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涉及全市26個鄉鎮(街道)。項目建設主要採用新型經營主體“先建后補”和施工總承包(EPC)兩種模式。項目完成后,預計新增耕地3918畝,耕地質量實現提升,新增糧食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公斤,年新增產值約3300萬元。

  不僅提升農業產能,高標准農田改造還帶動了農村面貌的改變。該市梅林鎮高標准農田示范區建成后,吸引山東農業企業進行整村土地流轉,租金每畝600元,農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村集體經濟發展也有了新的增長點。全市各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依托豐城市土地流轉交易平台挂網公平競價,集中對外進行流轉。袁渡鎮涂坊村3600畝土地實現整村流轉,村集體增收16.3萬元。豐城市2017年和2018年高標准農田項目區土地流轉率穩定在80%以上,促進了農民增收,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全市農業規模化經營率大大提升。

  高標准農田建設還帶動了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該市種植大戶孟金星告訴記者:“現在道路通了,這是我感覺到的最大便利。原本要繞很遠的路,現在可以很快直達承包農田的每一個角落。”渠成網、溝相連,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農業灌溉和排水的通暢性和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配套相應的農電系統,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不利局面。經過高標准農田改造后,大量富硒耕地得到利用,各類型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大規模流轉土地,開墾富硒水稻種植面積5萬多畝,壯大了“豐城大米”地理品牌。結合高標准農田建設,豐城還制定了相應的獎補政策,同步推廣稻漁等生態綜合種養模式,高標准農田項目區發展稻漁綜合種養5252.5畝,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漁雙贏、生態高效”。(記者林雍 通訊員黃永)

(責編:羅娜、邱燁)